“可是……你們擅自離開河?xùn)|,豈不是讓晉陽的局勢更加危險了嗎?”
顯然,梁高祖只帶秦王來晉陽是有原因的。
太子和齊王等人都在河?xùn)|,可能大家不會認為梁高祖在謀反;可他們突然拖家?guī)Э诘嘏軄砹耍@信號就有點明顯了。
反而會讓形勢激化,甚至可能壞了大事。
對此,李鴻運自然也已經(jīng)想過了。
“無妨。
“二哥,我這次來,就是要協(xié)助你和父親起兵的。
“我知道父親此時還沒有下定決心,你苦勸未果。但沒關(guān)系,我有辦法。”
秦王不由得眉頭一挑,很驚訝。
顯然,在他的印象中,從沒想過這個從小除了吃喝玩樂沒有一點正事的四弟能說出這樣的話。
按照齊王的人設(shè)來考慮,這事顯然很不靠譜。但他果斷勸大哥來晉陽這件事情表現(xiàn)出了與年齡不符的決斷力,而且這番話說得又十分認真、老成,所以秦王還是決定聽一聽。
畢竟秦王年輕,跟自己的四弟相對而言還有許多共同語言。
“方今天下大亂,父親必然也早有起兵之念。二哥之所以苦勸未果,實在是因為此時錯綜復(fù)雜,難以決斷。
“父親所慮者,不過三事。
“其一,高君雅、王威兩人乃朝廷心腹,若是不能妥善除掉這兩人,恐怕剛一起兵便要引來朝廷官軍鎮(zhèn)壓。
“其二,北方有突厥虎視眈眈,若是不能安撫突厥,便無法南下爭雄。到時唯一的結(jié)局無非是困死晉陽。
“其三,二哥你雖然也結(jié)交了不少豪杰,但起兵之后到底有多少人會響應(yīng),戰(zhàn)事是否會順利,十分不確定。
“故而父親舉棋不定,難以下定決心。”
秦王點頭,他對晉陽城中的局勢十分了解,知道四弟說的這番話十分正確。
遠在河?xùn)|、只有十五歲的幼弟竟然能有這種見識,也確實讓他有些驚訝。
但更讓他驚訝的還在后面。
“所以,我說服大哥過來,正是為了幫父親下定決心。
“此時局勢已然明朗,起兵的條件已經(jīng)成熟。而我與大哥逃離河?xùn)|,將會向外界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父親就算想瞞,也根本瞞不住了。
“所以,這了。
“而后,我們再對突厥稱臣,許以珍寶財貨,許諾南下之后攻城略地將繼續(xù)給突厥人分潤好處。由此一來,無須擔(dān)心突厥南下襲擾,反而能利用突厥的力量。
“當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起兵之初我們暫借突厥人的力量,但等我們攻取長安、羽翼豐滿之后,便要與突厥人劃清界限。”
秦王越聽,雙眼越是明亮。
李鴻運說的本就是此時最完美的策略,再加上他的“巧舌如黃”天賦,這番話十分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