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有這個賊心的,但此時齊高宗仍舊是齊朝無可置疑的天子。雖說之前召還韓甫岳將軍的事情鬧得有點失去民心吧,但他畢竟還沒有真的冤殺韓甫岳將軍,所以民怨還不是很大。
更何況,即便他冤殺了韓甫岳將軍,也不足以動搖他皇帝的地位。
在這種情況下,以秦會之的智商,實在是想不到要如何去操作。
原本對韓甫岳將軍恨之入骨的他,一聽說韓甫岳將軍能夠幫他“登臨大寶”,立刻就換上了一副臉孔,跪舔起來。
孟林來之前,趙海平已經跟他詳細交代過,所以此時秦會之問起,他便按照交代好的說辭,娓娓道來。
“秦相,此事的關鍵,就在……淵圣皇帝。”
聽著孟林的分析,秦會之的眼神逐漸亮了起來。
要直接謀篡齊高宗的皇位,這事確實太難了。
哪怕秦會之權傾朝野,以他的政治手腕想要做到這一點,也是基本不可能的。
但是,如果先廢掉齊高宗,扶齊英宗上位,然后再廢掉齊英宗呢?
多這一步,是不是成功率就大大提升了?
謀篡皇位,最大的一個難點,就在于統治的合法性。
齊朝的這些皇室宗親想要奪取皇位,尤其是齊英宗這種皇帝的兄長想要奪取皇位,真就是只隔了一層窗戶紙,可以說是一捅就破。
而秦會之這種臣子想要奪取皇位,那就麻煩了,等于是隔著一座山。
當然,齊英宗要奪位,雖說是只隔了一層窗戶紙,這層窗戶紙也得有足夠分量的大臣幫他捅才可以。
就比如在真實的歷史中,為什么齊高宗實際上不需要擔心齊英宗會威脅他的皇位?
因為按照正常人的思維,國之干城韓甫岳將軍是齊高宗一手提拔起來的,是齊高宗的心腹。只要齊高宗留著韓甫岳將軍,而韓甫岳將軍手握兵權支持他,那齊英宗就一輩子都別想奪位,哪怕是齊高宗死了、孝宗繼位,齊英宗也永遠沒戲。
更何況齊高宗手下又不止韓甫岳將軍這一個重臣。
可以說朝中絕大多數臣子都是支持齊高宗的,在這種情況下,齊英宗沒人配合,怎么奪位?
但此時的情況不同了。
韓甫岳將軍,幾乎要被齊高宗逼反了。
而朝中的大權,又全都落入秦會之之手。
此時如果秦會之真的把齊英宗扶起來……那齊高宗還真是幾乎沒有任何反抗之力。畢竟在秦會之的這一番清洗之后,朝中真正敢違抗秦會之的權位支持他的大臣,還剩幾個?
秦會之的權勢是來自于齊高宗的授予,可現在,秦會之的權勢已經逐漸屬于他自己,齊高宗反而處于弱勢地位了。
如果這一步能成功,那么下一步篡掉齊英宗,會容易得多。
因為齊高宗在位時,秦會之還會有所收斂,朝中的大臣還有一些是支持齊高宗的。
可一旦齊英宗上位,在朝中沒有任何人手,大權就會進一步旁落到秦會之的手中。
齊英宗是靖平之變的罪魁禍首,既無民心,在此時的朝廷中也沒有群臣的支持。
若是秦會之再找個機會把他給廢掉,下一步謀篡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了。
當然,計劃再好也得看具體的實施情況。
以秦會之全靠沒有底線才走到今天的弱雞才能,能不能一步一步走過去這要打個問號。但不管怎么說,這已經是擺在秦會之眼前的、謀朝篡位的唯一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