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古代之中都是有家傳絕學這么一說的。
什么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每個行業都有些不為人知的絕學。
這些絕學放在平日里他們寧愿失傳了也不愿意拿出來。
但是而今看著這擺在自己面前的真金白銀,什么祖宗之法盡數拋之腦后。
冶煉局內生產出來的鐵胚百分之七十都送往了兵部的兵造局用于打造兵器甲胄。
而生下的百分之三十則是在沐子安的批示下送往涼州定襄修建榷場用。
說是修建榷場但其實入了涼州之后這些鐵胚到底送往何處還不是沐子安說的算。
畢竟眼下的沐子安還是兼著涼州牧的職責呢。
隨著冶煉局的工作進入正軌沐子安又將軸承的生產任務發放了出去。
不過軸承這東西想要在這個時代制造出來難度更高。
即便是有圖紙想要打造出來滿足軸承強度的鋼材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尤其是軸承內部的鋼珠想要大小一致更是難上加難。
想要制造出一枚合格的軸承花費巨大。
不過眼下沐子安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就算是用同重量的銀子造出來一枚軸承,那對于沐子安而言都是很賺的。
交代完了冶煉局的任務值周,沐子安則是將工作重新轉移到了紅薯的種植上。
畢竟這東西可是關乎天下萬民的生機一點馬虎也錯不得。
柳如是也是直接將報社的工作全權交給了去年的新科狀元。
而后整個人一頭扎入了紅薯園中記錄紅薯的生長狀態和培育過程,并且書寫成冊為未來在全國推廣做著準備。
一個月后李九玄給沐子安帶來了一壞一好兩個消息。
好消息沐子安所提供的名單之上的人盡數被誅殺。
壞消息則是此番皇城司雷厲風行的行動引起了前楚情報司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