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就著手準備一切事宜,屆時必定派遣媒人正式登門提親。
只求貴府能夠答應這樁婚事。
我與他父親年紀雖長,卻依舊健在,還能操持家務。
我們愿意傾盡全力支持這對新人,只要令媛肯嫁入我家,我定會視如己出,絕不讓她受半點委屈。
張劉氏言辭懇切,句句發自肺腑。
天下或許只有父母才會為兒女做到如此地步。
然而張玉清心中隱隱不悅,明知對方條件不佳還要提親,雖心存善意,但涉及女兒婚姻時,難免有些強硬。
張劉氏轉向李武道:“犬子乃你在軍中的屬下,你應該知道張武是個踏實肯干、老實本分的人,絕不會辜負令妹。”
此言一出,張玉清有所動搖,姐夫與小舅子這樣的關系確實可靠,關鍵時刻往往能救命。
張玉清詢問李武:“你說的是那個送來桑葚的小伙子?”
李武點頭默認。
張玉清回憶起那健壯的年輕人,一時拿不定主意,似乎為了兒子可以適當妥協。
只是她想到二賢多年來勤勉堅韌,若將女兒嫁得不好,總覺得愧對,甚至悲從中來,幾欲落淚。
然而就在此時,張武滿頭大汗地闖進屋內,梁方在后追趕試圖阻止。
在場眾人皆是一驚。
李武最先反應過來,揮手示意梁方退下。
張武對母親抱怨道:“娘,您這是做什么?”
張劉氏瞪了兒子一眼道:“你喜歡人家姑娘,可你拙于言辭,縱使真心也可能引發誤會,所以我才替你試試,就算不成,也免得日后后悔。”
說完,她又看向李武說:“莫怪我莽撞前來,聽小兒多次提及你的事,知你家教良好,今日特來誠心拜訪。”
此話讓張武更加焦急懊惱。
李武苦笑著不知如何是好,事情怎會發展到這般境地,怎能不妥善解決?
他思索片刻,拍拍張武肩膀,然后對張劉氏說道:“嬸嬸,請您與我母親多聊一會兒,我和張武出去談談此事。”
李武將張武帶到自己的小院,兩人在石凳上坐定后,李武瞥了他一眼,語氣帶著幾分責備:"怎么,你是不是覺得對你娘太客氣了?"
張武被說得有些惱羞成怒,但隨即神色暗淡下來。
他低聲道:"我娘總覺得我不夠聰明,其實她誤會我了。
我知道你不喜歡這樣的事情鬧開,所以一直沒點破。
你那么聰明,怎么會不明白我的心意呢?我又何必厚著臉皮非要讓你知道,搞得我們都很尷尬。
而且我也清楚,你并不是那種勢利的人,可你始終對我有點抗拒。”
張武停頓了一下,抬頭直視李武,聲音有些顫抖:"是不是你真的覺得我沒能力,不能給我妹妹帶來幸福?
李武搖搖頭。
張武頓時振作起來:"那為何你不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