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看售價這就是虧本買賣,每一期就會虧幾十萬上百萬不等,全年虧損超過七千萬,但在算上廣告收入后,勉強可以盈虧平衡,穩(wěn)定的維持下去。
這就是這類看似逼格很高的時尚雜志它們悲催的生存現(xiàn)狀,想要真正盈利大手筆賺錢,不是不行,但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受眾。
在保證高逼格的同時免費發(fā)放,長期保持在一個非常夸張的銷售數(shù)量,這樣你才有廣告收入上的議價權(quán),同時拿到很牛逼的高端廣告跟時尚資源。
這跟之前的投放量運營成本上比起來就要夸張多了,少說也得先拿出好幾個億的真金白銀來燒,一般人有幾個舍得?
吳明軒舍得不說,他還偏偏是有這個財力。
所以這是他給蘇芒設(shè)定的第一張考卷,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要么是把資源傾斜給《嘉人》,要么就是物色一個比她更出色的取而代之。
時尚集團雖然受到經(jīng)濟危機的影響營收跟市值都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賬面上還是有不少流動資金的,蘇芒決定把這筆錢先用在最新這期的《時尚芭莎》上面,用自己的渠道,最大程度的把《時尚芭莎》“免費”的發(fā)放出去,讓四大古裝女神深入人心。
《嘉人》這邊是月刊,排在《時尚芭莎》的后面,所以吳明軒要先看蘇芒這邊能做到什么樣的程度后再說。
一年幾個億的虧損在吳明軒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他更看重的是話語權(quán)跟時尚資源,能換到這些,別說幾個億,十幾個億他都虧得起。
李雪本身并沒有參與過這類時尚雜志的銷售,所以很是好奇的問道:“免費要怎么免費?直接在大街上送人?”
“送給全國一二線城市主流的發(fā)廊跟機場酒店咖啡店,當(dāng)然不是直接上門贈送,那多掉檔次啊,是跟電訊公司合作,用寬帶電話費等名義跟他們進行合作,不但雜志不要錢,還要在推廣上面砸出去一大筆錢。”
“圖什么啊?”
“因為雜志本身也要賣錢,28元一本的售價不會變,不過會讓出更多的返利。
例如某報刊經(jīng)銷商一次拿了多少本貨,返利后的進價就可以降低到多少,甚至是個位數(shù),以此來增加他們的銷售熱情。
這樣可以保證雜志的逼格檔次,外加我加大投入質(zhì)量會越做越好,原本難以直視的廣告慢慢變成一些很有內(nèi)涵深度的高端奢侈品植入,用戶體驗也會越來越好。
一旦熬過了前期投入,后面就是真正收割的時候,那時候不但能賺錢,還能賺大錢,賺到你現(xiàn)在難以想象的巨額利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