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最基礎的東西王健林還是知道的,所以他這時候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并沒有他一開始想的那么簡單,好萊塢電影并不是什么麻煩都能解決,國產電影也有國產電影的優勢,尤其是那些最受關注的頭部電影。
“27%到33%的分成有錢賺嗎?”
“平均上座率維持在38%可以不虧,55%以上很賺,在持續調整排片的情況下,像這一次的《無雙》,哪怕是給27%,我們最后依然是能有一千萬以上的盈利,如果排片控制得好,能超過一千五百萬。
而我們現在實際的盈利是兩千萬,因為我們之前是收的38%,可以說我們國內最大的幾條院線光是在《無雙》這一部電影上就賺了一個億以上的純利潤。
也因為去年是有《無雙》這樣的熱賣電影,所以才成為了最近幾年最賺錢的一年,每一家都賺的缽滿盆滿。
因為我們都是新型的綜合影城,所以算上爆米花可樂這些零食周邊,我們的利潤率近乎是其他那些同行的兩倍。
”大型院線在遇到熱賣的現象級電影時非常賺錢,但絕大多數電影本身卻又賺不到什么錢,所以綜合下來的利潤要看運氣,今年熱映大片很多,收成就會很好,要沒什么大片,那就不好,甚至還會巨額虧損。
這才是王健林想方設法松綁好萊塢電影引進取消進口配額的真正原因,因為好萊塢大片整體水平很高,而且數量多分成很低,上座率也非常靠譜,上映個十幾天二十幾天就能下畫撤檔,可以大幅增加院線的利潤率跟整體盈利。
結果現在卻因為吃相難看手段太過激進而犯了眾怒,不但本土的電影人非常生氣,連其他那些享受了紅利的同行也要站出來,一邊賺著他們萬達爭取到的好處,一邊是站在電影人本土影視行業的道德至高點上對他們口誅筆伐。
王健林對此自然很生氣,但沒辦法,市場經濟,別人不愿意在你電影院上映,不想跟你合作,你總不能拿槍找關系逼著別人上映吧,你背景再厲害這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現在擺在王建立跟萬達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自己投資創辦新的影視制作公司,要么入股投資那些本身就很有規模實力的影視公司,讓自己也擁有一定的制作能力。
前者已經嘗試過了,沒用,現在萬達是行業公敵,真正厲害的那些電影人根本就挖不到,他們現在要么發掘新人,要么就是找那些沒什么人需要的辣雞。
至于投資入股,華誼博納已經明確拒絕,三大導演也基本上沒什么合作的可能,甚至現在噴的最厲害的就是他們這些人,因為你動的就是別人的蛋糕。
所以最好的選擇,就是港圈跟吳明軒英皇,這是唯一的破局之法,所以萬達這一次是帶著誠意來的。
可吳明軒并不打算跟王首富混,現在有了他這個未卜先知的穿越眾,幾年后的首富還指不定是誰呢,我干嘛要矮你一頭?
“林總,不用再說了,我沒有給人打工的想法,完美現在也不缺錢,根本就不需要注資,請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