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者和原初者不同,修行者往往是最自私的人,修行就是求己。
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
雖說還有一句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可你是知道人性的,真的不取嗎?
不與容易,不取難。
再者,求長生本就是攝取宇宙物質于己身,抵御熵增,不斷升維,時時刻刻都在取,不取的人連長生都沒有,更別說成神了。
不與和不取結合,只適合凡人,普通人,專注于修心。
可沒有軀體的修心,修心也是空中樓閣,苦海無舟,注定虛妄。
所以在真實的宇宙中,你完全可以忽略后半句,真正的苦修者,求道者,說求的是大逍遙大自在,實則以你現在的認知應該能夠看得清楚,所謂的大逍遙大自在,要么是如同機械生命,不參與群體,無主觀的無情感,太上忘情,大道無情,才能實現。
再要么,想要在群體中得到大逍遙與大自在,實際上就是對群體內其他生命的占有壓迫與凌駕。
曾經時代的修行者都知道,在求道者成神之后,還有一條路可以成神,那就是太上忘情,可至今還未有人走上那條路成神,為什么?
人性啊!
誰愿意苦修一生,成為機械生命一樣的無情之物呢?”
全知者輕笑,說道:“所以原初者如果是極致的無私,那求道者就是極致的自私,因為無私的約束,自私成不了主體,修行者的意識形態也無法成為宇宙的主體意識形態,就像是你們地星的道家無法成為主流思想一樣。
不與一毫也不取一毫?
如果全民都能做到,那確實是實現了類似于大同。
但人與人之間沒了互動,沒了交流,沒了交易,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這也意味著文明不會再發展,就此停下。
這是真正的大同嗎?
只能說,是同,但不是大同。
統治者如今在做的事情,其實就是制定了這個同,讓所有高等文明無法交流,無法交易,無法互動,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讓宇宙中的文明停滯發展。
求道者就是最大的投機者,祂認為統治者最有希望在最終存活,所以祂選擇了支持并加入了統治者的陣容。
而我呢?
以前我是看不到希望的。
六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