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皎站在田埂上,望著周邊層層疊疊的山巒,愛極了這片養育著祖輩的自然風光。
她背著手與郭縣令慢步在鄉間小路,說道:“民以食為天,盛縣的土地算不得肥沃,老百姓能過上這般日子,可見辛勞。”
郭縣令:“論起肥沃,還得是蜀地,天下糧倉。”
陳皎點頭,惠州才只有十郡,想要成為真正的諸侯霸主,任重道遠。
接下來官兵們分成兩路,一些配合衙門收公糧,一些則繼續幫村民們收割水稻。
馬春不太明白她為何把時間耗在盛縣。按說這邊沒有清查出什么來,應該繼續下一縣才是,陳皎卻頗費心思在這里逗留。
這回胡宴倒是長了腦子的,說道:“咱們這些兵在盛縣之舉,日后說起來,誰還不夸贊九娘子體恤民情,軍民一家親呢?”
馬春好奇問:“這有何用處?”又道,“大郎君也帶人去其他郡清查搶功了,我們斷不能落后于他。”
胡宴得意道:“這就是你眼皮子淺。”
馬春:“???”
胡宴:“不信你等著瞧,看往后誰的口碑好。
“跟著九娘子混的兵,只要別亂來,私下還有額外補貼,誰不樂意?不僅如此,百姓還交口稱贊,誰不想要點好名聲?
“咱們是貪心鬼,名和利都想要,口碑好了,日后自有益處。”
馬春聽得迷糊,只隱隱覺得陳皎似乎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在鄉下沒待多久,另一邊的曹士安把魯正男拐到了衙門,他成功說服魯東榮把惠州的種糧搞起來。
陳皎回到衙門,與他們商議種糧計劃,打算先拿盛縣做試點,由官府免費發放魯家培育出來的種子,待成效出來后,再擴大送至懷安郡的所有縣。
這個提議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陳皎越想越覺得計劃可行,干脆讓曹士安在這邊協助魯家,同時郭縣令全面配合他們。
魯正男把自家祖父給他的信函交給陳皎,信上說讓她把盛縣的士紳們組織起來,可以促成此事。
于是陳皎差人去請另外三家,有魯家帶頭出面,幾個家族表示愿意協助共同完成盛縣的種糧培育。
這群人家風清正,心懷黎民,愿意為地方出力,令陳皎欣慰不已,一路上原來也有那么多人惦記著惠州的前程,她并不孤單。
宗家族長宗顯昌夸贊道:“此前曾聽聞九娘子在魏縣的大名,老夫還半信半疑,今日得見九娘子帶來的兵,老夫也算開了眼。
“他們個個隨和,問起來,皆說惠州的兵是護惠州百姓的倚靠,而非欺負他們的土匪強盜。
“有這般人情味的兵,軍民一家親,相互扶持攜手,假以時日,何愁不強?”
陳皎笑盈盈道:“宗老謬贊了,盛縣也得有你們這些深明大義的官紳,才能有如今的安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