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親自去摘了幾個梨給他們嘗。
有兩種,一種個頭大些,典型的梨形,一種個頭嬌小,呈圓形。
陳皎拿小的擦了擦,也不嫌臟咬一口嘗,汁水充盈,甜中透著少許果酸,果肉比一般的梨細膩,她贊道:“好吃!”
魯正男:“九娘子且嘗嘗這個。”
馬春他們也分梨來嘗口感。
個頭大的果肉要粗糙些,魯正男說適合熬制秋梨膏,潤肺止咳甚好。
山坡上有好幾個品種的梨,他差人各摘一些供人們品嘗,說起嫁接的果樹,打開了話匣子,滔滔不絕。
人們在后山待了許久,魯正男會給他們講嫁接的柑子樹,一棵樹可以結好幾個品種的桔子。
當天晚上他們宿在魯家莊,庖廚特地燉了雞湯款待,吃的還是新米,說是村民們送來的。
魯東榮講究養身,飲食清淡,也吃得少。陳皎用了一碗熱乎乎的雞湯,整個人無比熨帖。
起初魯東榮特別警覺,后來見她跟尋常小女娃那般,又貪吃又好奇,什么東西都會問,便漸漸放下戒備,言語溫和許多。
新米的口感比在府里用的要好,魯正男說第二茬稻谷的口感會更糯,但量少,成色也差些。
村里也有村民種二季稻,一年收割兩回,能增添收成。周邊大多數村民的種糧都是在魯家取的,也有特地過來買種的富農。
陳皎道:“既然魯家能育種,那何不整個縣都種你們家的糧?”
魯東榮不客氣道:“那是州府該干的活。”
陳皎:“……”
魯東榮:“民以食為天,地方不受朝廷管控,底下老百姓的生死,他們哪會在意?”
陳皎反駁道:“瞎說,州府若是不在意,那我跑下來做什么?
“倒是你這老兒,白干了這么多年的官,既然有本事為百姓謀福祉,為何藏著掖著?”
魯東榮早就看透官場,淡淡道:“九娘子還太年輕,老夫為官幾十載,上頭是什么情形,不用你一個小女娃來教。”
見兩人要開始懟,魯正男忙打圓場,陳皎看不慣老兒事不關己的態度。
稍后待魯東榮下去歇著后,她偷偷同魯正男說道:“你祖父脾氣忒怪。”
魯正男有些尷尬,圓融道:“大父年事已高,有時候說話不免糊涂,還請九娘子莫怪。”
陳皎擺手,“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現今世道混亂,王朝岌岌可危,在大廈將傾之際,天下士人焉能獨善其身?”
魯正男沉默,隔了好半晌,才無奈道:“不瞞九娘子,我們魯家無心仕途。”又道,“大父在官場上浸yin數十年光景,許多事情早已看透。朝廷腐敗,這是不爭的事實,大父人輕言微,只想在魯家莊享幾年安穩,了卻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