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餓的胃囊被溫熱的餅子撫慰,陳皎踏上了尋找便宜爹的旅程。
本以為是許氏的妄想,卻不曾想,她竟真的認到了一個爹,并且還是一方諸侯的那種!
通緝逃命
秋日氣溫下降,帶的干糧能保存三四日左右。
如果不是陳皎sharen,許氏只怕會在申陽等到死。
因為這是一個至暗時代。
中原被胡人侵占,王朝被迫南遷,各路諸侯舉兵造反,搞得民不聊生。
北方胡人肆虐,把漢人殺得雞犬不寧;南方則窩里斗,個個都想稱王稱霸,哪管你百姓死活?
申陽勉強算得上太平。
許氏哪怕窮困潦倒,都不愿意挪窩,因為她還對陳皎的爹抱著幻想,盼著他能來接母女脫離苦海。
現在美夢破碎。
母女為了盡早逃離申陽,許氏咬牙花了四十文銅板乘船去往艾子口碼頭。
二人衣衫襤褸,灰頭土臉的,丟在人堆里毫不起眼,并未引起旁人注意。
待她們順利抵達艾子口碼頭,已經是翌日下午了。
這里離申陽隔了一個縣,先前緊繃的心情稍稍得到緩解。
打聽到附近有座寺廟可以借宿,母女徒步前往。
抵達天華寺已是傍晚時分。
當時有好幾人要去寺廟借宿,她們跟著眾人入了寺門,由沙彌引著去女客寮房。
那寮房極大,地上能躺下二十多人。
她們進去時里頭已經有十幾人在此落腳,有通州本地的商旅,也有從中原來的北方人。
借宿也是要交香油錢的,一人兩枚銅板,還管飯。
許氏摳摳搜搜交了四文錢。
不一會兒僧人抬來一桶粗糧粥,人們陸續上前取食。
一人一碗清湯寡水的粥,就著一個有些發酸的蒸饃。
母女倆倒未嫌棄,能有一處落腳地就很不錯了。
填包肚子,她們尋了最角落的空地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