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艙的艙門在真空中無聲滑開。探索小隊的裝備反射著暗淡的星光,量子場在表面流動,如同活物的血管。戴維通過增強的感知系統觀察著前方的空間構造,基地內部的幾何結構在高維視覺中呈現出令人眩暈的復雜性。
“第一區域掃描完成。“z-7通過量子通訊鏈路報告,“檢測到七個獨立的空間層面。每個層面都存在活躍的能量節點。“
探索隊沿著看不見的路徑前進。改良后的裝備讓他們能夠自如地在扭曲的空間中移動。每個動作都經過精確計算,與周圍的量子場完美共振。
“生物能量網絡穩定。“艾琳的聲音傳來,“神經增強系統運作正常。大腦正在逐步適應多維度的信息輸入。“
第一道防護門悄然敞開。不需要任何解碼,裝備中的量子態調制器自動與門禁系統產生共鳴。這座基地仿佛認出了他們,主動為訪客清除障礙。
“啟動深層探測。“戴維說,“標記所有異常能量源。“
數據流在視野中展開。通過那些古老的技術,他們能直接“看到“能量在基地中的流動。每條路徑都閃爍著特定的頻率,編織成錯綜復雜的網絡。
“檢測到智能響應。“z-7通知,“基地的自動系統正在蘇醒。某種更深層的程序被激活了。“
確實,整個空間都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不是物理結構的改變,而是量子態的重組。基地正在創造出更適合探索的環境。
“關鍵節點已鎖定。“一名隊員報告,“能量強度最高的區域位于深處。那里可能存在某種控制中心。“
但到達那里并非易事。即便有裝備的協助,在高維空間中移動依然需要極大的專注。一個微小的失誤都可能讓探索者迷失在維度的縫隙中。
“保持量子態同步。“戴維提醒道,“讓裝備引導你們的移動。不要試圖用傳統的方式理解空間。“
小隊繼續深入。每前進一步,基地就展現出更多的秘密。那些墻壁不只是簡單的隔斷,而是某種量子態過濾器。它們能選擇性地允許特定狀態的物質和能量通過。
“神經活性出現波動。“艾琳說,“但是良性的那種。基地的環境正在強化我們的量子感知能力。“
這種強化來得很自然。沒有不適或排斥,仿佛人類的神經系統本就具備這種潛能,只是一直處于休眠狀態。現在,在那些古老技術的引導下,這種能力正在覺醒。
“空間構型發生改變。“z-7報告,“前方出現大規模的量子態重組。“
整個通道突然扭曲,不同的空間層面開始交錯重疊。但探索裝備完美地應對了這種變化。通過量子態的調制,它們能夠讓使用者安全地穿越這種混沌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