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妹想著,柳家村瘟疫剛平,溫子然在此次防疫中表現突出,不僅調度有方,還能與醫士們共進退,處事沉穩且有決斷力。他既懂民生疾苦,又能震懾地方官員,若是派他以巡撫之職前往隴西,一來可查看水災后續重建,督促官員落實賑災事宜;二來可安撫百姓,穩定民心,著實是最佳人選。”
長公主走上前為皇上斟茶,同時提議。
皇上沉默片刻,他想起此前太醫院與兵部遞上的奏折,皆稱贊溫子然在柳家村防疫時的功績,既無官僚做派,又能臨危不亂,確實是個可用之才。且溫子然是新晉官員,無黨無派,派去隴西查案,不易被地方勢力牽制,倒真是合適人選。
“你說得有道理。”
皇上頷首,“溫子然確有才干,派他去隴西,朕也放心。此事朕會在早朝時宣布,你便不必費心了。”
“皇兄英明。”
朝堂之事不可妄議,長公主有此提議已經是在試探,得到答復見好就收,立刻轉移話題。
她把茶遞給皇上,語氣帶了些尋常百姓家兄妹間的關切,“皇兄能這般體恤百姓,又識得良才,是天下之幸。只是近來早朝頻繁,奏折又堆積如山,皇兄也要多顧著自己的身子才是,前幾日去給母后請安時,還聽母后念叨,說皇兄夜里常批閱奏折到三更,常說自己頭痛,長此以往,龍體如何吃得消?”
皇上端起茶盞,心中泛起一絲暖意。他看著長公主,眼底的威嚴淡了幾分,多了些尋常兄長的溫和:“朕知道母后掛心,也知道你擔心。只是眼下事情繁多,樁樁件件都耽擱不得,朕若是不多費些心思,怎能安心?”
“話雖如此,可皇兄也要知道,龍體安康才是根本。”
長公主走到窗邊,看著庭院里剛抽芽的臘梅,聲音輕緩,“臣妹已讓太醫院準備了安神的藥膳方子,稍后讓人送到御膳房,皇兄夜里批閱奏折時,讓御廚燉一碗來,多少能補些精神。”
皇上聽著她絮絮叨叨的叮囑,嘴角不自覺地勾起一抹淺淡的笑意:“你啊,還是這般愛操心。朕知道了。倒是你,早些回來,多進宮陪陪母后,她一人也無趣的緊。”
“皇兄放心,臣妹自然記得。”
長公主轉過身,眼中帶著笑意。
皇上點了點頭,拿起案上的奏折,卻沒有立刻翻看,而是看著長公主道:“時辰不早了,早朝快開始了,你也早些回府準備去云棲寺的事宜吧。路上注意安全。”
“臣妹遵旨。”
長公主俯身行禮,不再多言,退出了御書房。
晨鐘的最后一聲余音消散在宮闕之上,文武百官身著朝服,整齊地列于太和殿內。
皇上坐在龍椅上,目光掃過殿下眾人,原本還算緩和的神色瞬間恢復了帝王的威嚴,御座前的鎏金香爐里,檀香裊裊升起,將殿內的氣氛襯得愈發肅穆。
“近日隴西水災雖暫歇,然災后重建與百姓安置事宜,仍需專人督查。”
皇上的聲音透過大殿,清晰地落在每個人耳中,“按例每年夏初需派巡撫巡查地方,今年隴西情況特殊,朕思量再三,決定委派溫子然前往。”
話音剛落,殿內眾人的目光齊刷刷投向站在文官列末的溫子然。
只見他身著青色官袍,身形比往日消瘦了不少,墨發雖梳理整齊,卻難掩疲憊。單薄的身影在寬大的官袍映襯下,更顯憔悴。
溫子然聞聲出列,俯身行禮,“臣遵旨。定不負陛下所命,查清隴西災情,妥善安置百姓。”
皇上看著他略顯疲憊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贊許:“你剛從柳家村回來,未曾休整便要遠赴隴西,著實辛苦了。此行務必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