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罪名誰能承擔起,都在那請罪。
秦追垂頭時,心里晃了下,皇帝突然病重又突然出現(xiàn),明顯是故意而為。想來那時朝堂上發(fā)生了太多事,安王陷謀逆案中,太子南疆失蹤之事被重提,太子因風流韻事被御史彈劾,義勇侯府陷害忠良案,再者是科舉舞弊案、江南河堤決口……這樁樁件件,有別人想斷太子羽翼,也有太子的反擊。
太子被牽扯其中不說,更重要的事,太子那段時間行事不夠穩(wěn)妥,做事手段有時有些偏激有失儲君風范。為了防止皇后和太子過于膨脹,本來深陷厭勝之案的秦貴妃直接被皇帝放了出來。
那時四、五、六皇子和太子之間箭弩拔張,加上眼瞅著自己越來越老,太子身強力壯朝臣多有偏頗。皇帝對太子行事手段多少有些失望,又想試探人心,所以才整了這么出戲。
說實話秦追也沒想到皇帝會裝病,此時萬分慶幸當日蕭宴寧稱病在王府休養(yǎng)時閉門不開,連秦家人都沒見。
蕭宴寧要借病見了他,這種關口,皇帝知道后指不定會想什么。
皇帝對太子,從小就看重,為了避免權利相爭奪,更是早早定下了儲君之位。
隨著太子年齡的增長,皇帝需要平衡朝堂,也需要鞏固自己的權利,所以便有了靜王江南賑災之行。
靜王同瑞王、慎王關系好,背后又有蔣太后撐腰,皇帝雖然沒有給靜王許諾什么,可在某種程度,靜王等人就是牽制太子的存在。當然,皇帝并沒有想過把太子換掉,只是隨著朝堂上支持太子的人越來越多,皇帝需要讓太子明白自己的地位,儲君終究是儲君,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君王。
一開始,一切應該都在皇帝掌控中,靜王再厲害也越不過太子。
太子被靜王等人注視著,只能越發(fā)謹慎行事。
皇帝只想有人牽制著太子,不至于朝堂半數(shù)都聽太子的話,并不想別人越過太子。
只是后面隨著太子在南疆之事被暴露出來,一切開始失控,后面一系列的事估計連皇帝都沒意料到。
皇帝病重期間,太子監(jiān)國做的事情站在君王的立場上來說不算出格,至少也算有理有據(jù),就是手段急迫了些,但這都是建立在皇帝病重不能起身的基礎上。
現(xiàn)在皇帝安然無恙,看著太子那番做派,很難不多想。
到后面,太子做事那架勢,秦追都有些扛不住。
秦追做夢都夢到過,太子打壓完其他皇子,就該對蕭宴寧動手,繼而對秦家動手。
所以在蕭宴寧誰都不見時,秦追也無奈了。
他心道也不知道太子給蕭宴寧灌了什么迷魂湯,以至于蕭宴寧就那么一心一意站在太子身邊,這么多年愣是連別的想法都沒有?,F(xiàn)在秦追想,大概傻人有傻福。
太子這些天的作為,皇帝心里沒有芥蒂才怪。
還是一根筋兒的蕭宴寧好。
本是蔣太后的生辰壽宴,本該其樂融融,現(xiàn)在所有人都提心吊膽。
皇帝道:“朕聽說,今日瑞王府、慎王府、靜王府甚至是康王府的府兵都有異動,這是為何?”
被他提到名字的幾位王爺都出列跪了下來。
康王現(xiàn)在最后悔,后悔當日聽了不該聽的話,以至于被拉上賊船。王府府兵有異動,是為了防止東宮衛(wèi)率強行奪權。
他們幾個王府的府兵加起來,太子也得掂量掂量行事,更何況他們背后還有母族還有妻族的力量。
要知道皇帝沒事,他們任憑太子行事,根本不會動。
皇帝這些天肯定知道太子苛待他們這些兄弟,但府兵一動,有些事不好說了?,F(xiàn)在要是找不出合適的借口,幾個王府府兵隨意出動,那可是有逼迫的嫌疑。
康王憋紅了臉都沒想到合適的話開口,這時,慎王開口了,他委屈道:“父皇,兒臣差點要見不到你了?!闭f罷這話,慎王朝皇帝真情實意地磕了個響頭,然后熱淚盈眶道:“父皇,太子殿下近來行事太過分了,他在禁軍中安插東宮的人不說,兒臣兄弟幾人也是近來發(fā)現(xiàn)東宮衛(wèi)率異動頻頻,這才做了些準備……父皇不知,您生病的這段日子,太子所言所行皆想致我們兄弟幾個和平王叔于死地……”
慎王那是哭著喊著把最近發(fā)生的事向皇帝述說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