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宴寧可是從小就喜歡替皇帝出氣兒,皇帝說不出來的話,他哐哐說。
皇帝看著秦貴妃低聲道:“這話要是傳出去,后世野史還不知道要把他編排成什么樣呢,他也不擔心自己的名聲。”
秦貴妃:“皇上,他都這么大的人了,輕重緩急分得清。母親那邊要是生氣,臣妾去賠罪就是了。”
皇帝:“事情因朕而起,你去賠什么罪。等朕好了,朕去為那個混賬小子收拾爛攤子。”蹊令酒四留3七散臨
秦貴妃:“謝皇上。皇上快趁熱把藥喝了。”
皇帝:“……”
皇帝這病一時半會兒也沒能徹底好,靜養期間,太子監國,皇帝又開始頻繁召見內閣大臣和六部官員。其他官員雖不知發生了什么事,但看內閣和六部官員神色凝重,他們心中不自覺地有了各種猜測。
但他們猜來猜去,也沒猜到皇帝竟然真的要退位。
聽到皇帝已經在命人起草禪位詔書于太子蕭宴寧時,朝堂上一片嘩然。
這自古以來,皇帝基本上都是死在皇位上。非要說,那的確有特例,但這特例都是在武力下被逼迫退位的。
現在皇帝這好好的,怎么就要退位了?
一部分大臣立刻上折子表示皇帝不可退位。
問及原因就是太子太年輕,對朝政不熟,還不夠穩重,哪能為皇。
皇帝看到這些折子道:“論對朝政不熟誰能比得過朕?當年朕剛入京,連朝政都不會處理,要這么說的話,朕就不該當這個皇帝。”
皇帝說的直白,但這種時候,哪有人敢接這個話。
也有一部分人意思意思上了個折子,希望皇帝慎重考慮。
在外人看來,蕭宴寧若登基,這部分人有利可圖。
皇帝看了看他們的折子,并未做出太多評價。
禪位詔書起草差不多了,皇帝召見了蕭宴寧。
他心里雖然做了準備,但看到蕭宴寧,心情還是有些復雜。
皇帝本來就有雄心大志,并不愿意屈居人之下。
只是他現在真稱得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想到那些亂七八糟的事,他就出不來氣兒,夜里睡不著白天頭疼欲裂,御醫的神色也越來越凝重。
皇帝也不是傻子,明白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點糟糕。
反復、猶豫之后,最終皇帝還是下定決心。
這輩子,皇帝也就在蕭宴寧的事上,退了一步又一步。
一開始他就沒想要蕭宴寧這個孩子,出生了,想著捧著就是了,結果捧著捧著又變味了。
也許,蕭宴寧天生就是來克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