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面面相覷,寂靜之后便是喧囂嘩然,儲君遇刺,生死不知,百官憂心忡忡。
前朝的消息很快傳到后宮,蕭宴寧聽到后在無人的地方緊緊抿起嘴。
他不知道太子此次遇刺是他和皇帝故意設下的圈套,還是真有其事。
若是父子二人設下的圈套,那很容易理解,太子應該是另有皇命在身,查得就是南疆的金礦。而且太子失蹤,皇帝還可以借機試探后宮和百官的態度。
但如果不是圈套,就是有人真想借機要了太子的命。
宮中戒備森嚴,東宮更是有十率府負責太子安危,想在宮中動太子要衡量利弊,太子出宮則是一個很好的契機。
說實話,蕭宴寧不是沒有懷疑過秦太后。
秦太后送給他金元寶時機有點巧,并非蕭宴寧多疑,在他看來,能在這個深宮里好好活著的人都有兩把刷子,深宮里的巧合有些時候根本就是刻意為之。
他不信秦太后在宮里生活了這么多年,手里一點屬于自己的權利都沒有。
秦太后現在表現的像個軟柿子,那也只是表面像而已。
皇帝一心打壓先皇舊臣,發現金元寶有異常勢必要追查下去。
若此事為真,舊臣下去一批,皇帝就會扶持一批新人上位。
這種事不能走漏風聲,派了太子明面前往南疆鼓舞士氣,背地里金礦也在情理。
而這個時候,太子在宮外出事,那誰都有嫌疑。
但所產生的后果就是儲君已死,東宮太子之位選缺,必然要選新的儲君。
秦太后,秦貴妃和背后的秦家定然會支持蕭宴寧。
但這在蕭宴寧看來只是表面情況,太子出事,皇帝最先懷疑的就會是秦家。
帝王疑心一起,那便是處處看人不順眼。
蕭宴寧生怕秦太后動了不該動的心思,還特意在太子出發前去秦太后宮里求平安符。
他不過是一個連字都寫不好的六歲小娃娃,腦子空空。
太子出事了,在皇帝懷疑秦家的情況下,怎么可能立他為太子。
秦太后又不傻,看到他那情況,即便心里有什么想法,當時就會摁下去。
皇子八歲序齒,蕭宴寧還未到年齡,如果秦太后想長遠,那至少要保證太子活到蕭宴寧在皇家玉牒有名有姓才行。
所以,這次出手的應該不是秦太后。
那會是誰呢?
蕭宴寧望著遠處的宮墻,臉都快愁成苦瓜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