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宴寧心底風起云涌,面上卻波瀾不驚,不過他的睡意倒是沒了,還饒有興致地偷偷吃了口香酥鴨。
涼拌菜吃多了就想吃口熱乎的,香酥鴨的香味不斷往他鼻子鉆,他沒忍住。
王席在上,坐在這里,很容易能看到其他人的動作,但同樣,所有人都盯著王席時,也能看清他們在做什么。好比現在,殿內氣氛凝固,眾人的視線都落在失誤的小太監身上,所以當蕭宴寧吃香酥鴨時,所有人都看到了。
看到這一幕,秦太后的眉心一跳,她是真不懂秦貴妃怎么把七皇子教導成這樣了,什么場合都忘不了吃,吃吃。
一點危機意識都沒有。
秦太后看了秦貴妃一眼,眼中含著責備。
秦貴妃很冤枉,秦貴妃很憋屈,她每天都在把蕭宴寧往好的地方培養。但他自幼受皇帝寵愛,性格大大咧咧,說話也不顧忌場合。蕭宴寧連皇帝的臉色都不看,更不說看別人臉色行事了。
再說,他才剛滿六歲。
六歲的孩子,能懂什么。
蔣太后的心情非常糟糕,臉色陰沉,好好的接風宴出了這樣的事,簡直是在觸她霉頭,好像在預示著,一切都不會順順利利。這讓她非常不高興。
視線落在明雀身上,蔣太后神色不悅。
侍衛正準備把人拖走,皇帝緩過神道:“明雀?”
明雀抓著機會朝皇帝磕頭:“是奴才。”
皇帝看著他,恍了一陣子,才笑道:“原來是你。”然后他看向蔣太后道:“這是內書堂讀書最好的小太監……”說到這里,他瞥了蕭宴寧一眼,正好看到蕭宴寧拿筷子戳香酥鴨。
皇帝想說的話頓時憋在了喉嚨里,宮里太監宮女這么多,他為什么會對明雀記憶猶新,還不是因為蕭宴寧這個混賬東西。那天他無意中經過內書堂,看到了明雀寫的文章,當時便感嘆他若不是太監,走仕途,定然可入翰林。
隨即皇帝想到了蕭宴寧,那幾天,柳信天天向他告狀,今天說蕭宴寧袖子里藏鳥,明天說蕭宴寧拿蟲放在他頭上,總之蕭宴寧在上書房除了讀書什么做。
到了最后柳信筋疲力盡,有了辭官的想法了。
皇帝沒想到蕭宴寧能把人折磨成這樣,忙安撫了柳信一番,后來讓秦追去教導皇子讀書也有這些原因。
秦追果然不負他所望,第一堂課就把蕭宴寧打哭了。
至少從那之后,蕭宴寧讀書行不行皇帝不知道,但他知道,蕭宴寧不敢捉弄人了。
如今陡然看到一個內書堂小太監寫的文章,皇帝心中既別扭又難受,他兒子的學問連一個太監都比不過。
皇帝的態度決定一個人的前程,明雀很快入了司禮監,在秉筆太監觀海名下當差。后來憑借著聰明伶俐會鉆營,又入了內書房負責整理書籍名畫等。
皇帝對明雀的印象就是一個很用功的讀書人,沒想到今日宴會上犯錯的也是他。
看著瞇眼滿足地吃吃喝喝的蕭宴寧,再看看跪在地上的明雀,皇帝揉了揉泛疼的額頭:“一件小事,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