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審批大廳坐落于山南縣北的建材市場。
當初引進建材市場項目時,縣政府考慮,為了凝聚人氣,特意將審批大廳安置在建材市場南面。
現在建材市場商戶稀少,人氣不足,不成生意,南面的審批大廳卻整天人潮擁擠,前來辦事的群眾、企業你來我往,熱鬧非凡。
伴隨著審批大廳落戶的,還有不少的打印復印店、早餐店、快餐店、會計事務所
當地的群眾有時候仗著地利,也會充當黃牛,為外地客商辦理一些難辦的業務,從中收取一點點的辛苦費,小事收個十塊二十,大事收個五十一百不坑不騙,那些因為材料不合規而被拒之門外的外地人,也很樂意花點小錢,托本地人幫他們辦事。
久而久之,當地百姓看到黃牛有利可圖,于是紛紛加入,漸漸成了一個小團體,還有專人管理。
負責管理這群黃牛的人,是當地村里的一個村干部,姓劉名忠。
說是村干部,其實就是一個小組長,農時務農,閑時,因為身處城郊,打工便利,也會帶著村里的建筑工人進工地干活掙錢。
后來行政審批大廳在他們村落戶后,他就專心領著幾個村民當黃牛,只要在大廳門口看到眼生的人,他就會主動上去問,“兄弟,辦什么事啊?是房產過戶、公司執照辦理還是個人社保啊?是不是沒辦下來?缺什么手續?你要是放心的話交給我來幫你辦,保準一趟成,你給我二十塊辛苦費就成!”
就這么,他拉一單交給手下人,自已提成五塊,一天下來林林總總也要賺上百現錢。
這錢賺的輕松愜意,還有成就感,比在工地搬磚強了不是一星半點!
可能有人就問了,憑什么他們出面能辦成事,別人去就不行呢?
第一他是本地人,人頭熟悉,門口的保安大廳的服務人員甚至里邊的臨時辦公人員,七拐八拐都能攀的上關系,這樣就為他辦事順利打下了良好基礎。
最為關鍵的是,每個月,他是要向重要部門的負責人“獻禮”
的。
逢年過節,一個部門少說送出去千八百塊還有那些窗口辦事員,每隔段時間他就會給他們塞幾包煙或者拿些零食過去慰問一下
久而久之,他自然成了審批大廳里的熟臉,走到哪辦事基本都能暢通無阻。
久而久之,審批大廳里那些辦事人員的嘴都被他給喂叼了,甭管誰來辦小事辦大事,不給塞盒煙,就給你使臉色,眼皮一沉,頭一耷拉,誰叫也不理,誰說也不辦,惹惱了眉頭一皺,沖那些不長眼的“群眾”
大吼大叫,“說了辦不了就是辦不了,你再催也辦不了!”
來辦事的群眾們聽到這話,頓時心就涼了一半,心想著躺在病床上的家人還等著社保報銷你不給辦,沒法報銷,我拿什么去繼續治療
被難為的群眾,站在大廳仰起臉就哭,哭的撕心裂肺,悲慘不已
很快,保安們就會圍上來,沒有同情,只有厭惡,連拉帶拽把你“請”
出大廳。
“要哭出去哭!
這里是辦事的地方,不是你撒野的地方”
那群眾無助的坐在大廳門口,哭的更厲害。
最令人傷心的,是同一階層的人,那冷漠的眼神。
胡志全在李霖面前吃癟的第二天,他坐在辦公室總覺心神不寧。
他怕李霖說到做到,追究他管理不嚴,懶政怠政的罪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