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會遇到一些意外情況,就比如這幾天遇到的釘子戶事件,從規劃圖上看不到釘子戶,您說是吧?”
趙萬里喝一口茶,笑呵呵的說:
“小陳是個負責任的黨員干部,這是黨的福氣,凡事都要實事求是;只是,這規劃圖是我們請了專家、進行勘察,綜合各種因素,做出的最合理的規劃圖。”
“小陳啊,咱們現在是時間緊任務重,不能耽誤太長時間了,別的地方都要動工了,咱們還在規劃中糾結,咱們不能落后呀。”
“還是說你信不過我們請的專家?”
先是夸贊、再提專家、再然后以時間匆忙催促、最后讓他做出選擇,一步步引導、一步步壓制過來。
趙萬里不愧是官場老狐貍,說話都能讓人舒舒服服的無法反駁。
陳楚河想了想,說:“趙書記,我并沒有對規劃圖提出質疑,您為什么要這么說呢?”
從始至終,他都沒有對規劃路線或者其他地方提出過任何的質疑,趙書記卻覺得自己信不過專家。
我是信不過專家嗎?
我是信不過你好吧!
他的這一反問,恰是將了趙書記一軍!
“這……”
趙萬里有點懵,不過馬上反應過來,說:
“既然你對規劃圖沒有質疑,那就趕緊讓人動工吧,該開荒的開荒,該拆遷的拆遷,時間不等人吶,你作為負責人,要有大局觀,多地同時推進,若是你的人手不夠,從我手下調幾個給你也行。”
專家是他擔任第一負責人的時候請的,現在整個項目轉交給李桂麗和陳楚河。
將來若是出現任何問題,都與他無關,或者說,他都可以找理由撇清。
聽說陳楚河對大前坡的工廠存疑,他這才馬不停蹄的趕來找周志遠,共同商議,催促陳楚河動工。
周志遠也開口了:“小陳,所有的規劃,在趙書記擔任負責人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咱們的時間也不多,你就別再重復一遍他們的工作了,直接按照規劃圖來就行。”
“咱們都是為青萍縣的老百姓交通便利,為了促進青萍縣的經濟發展,國家有政策,讓我們盡快將青萍縣從一個農業和重工業縣轉型成科技與旅游并重的縣城。”
“交通是第一要素,以后咱們的項目還多著呢,如果因為交通遲遲不能完成,耽誤的不僅僅是一條鐵路,真正耽誤的是縣里的轉型。”
“大部分項目都在等著高鐵的建成,都在等著你呢,你抓緊時間動工,不要重復之前已經做過的流程,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務為主。”
“之前的所有工作流程都是在趙書記主導下完成的,難道你還信不過趙書記嗎?”
陳楚河看著趙萬里一會兒,平靜的說:
“周書記,我就是信不過趙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