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麗思索一會兒。
上面安排她來之前,跟她聊了很多,給她下達了某種命令,算是隱形任務。
可她怎么會告訴陳楚河這個秘書呢。
“因為我能力強,組織信任我,也給我這個升職的機會。”
陳楚河思考了一會兒:
“如果僅僅是這樣,我勸你明哲保身,趕緊申請調去別處,青萍縣不適合你,這邊的斗爭比你想象中的還要殘酷。”
李桂麗的嘴角一揚:
“我就說你知道點東西,說說看吧,我看看青萍縣的官場有多殘酷。”
“領導,官場的斗爭,您比我更清楚,沒有對錯之分,只是立場不同,各方周旋,錯綜復雜。”
“張縣長的倒下,或許是他選錯了,但我并不認為他的做法有問題,至少他實打實的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
“他推行的每一個項目都很難,由于他沒有明確的選擇政法派或者本地派,經(jīng)常受到兩邊的阻力,但他仍舊通過自己的辦法推動了不少項目。”
“也有許多項目,他無法推進,就算是上面安排下來的項目,也會被卡住,比如最近比較熱門的教育改革,這就是上面安排下來的。”
“本地派和政法派,也不是說阻止教育改革,他們也沒那個膽,畢竟這是上面的意思;可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讓這項目短時間內(nèi)無法實施,當你承受不住上面的壓力,亦或是下面的壓力時,你就會向這兩方尋求幫助,到時候,你就只是這個項目的陪襯,同時也承認了你的無能。”
“教育改革勢在必行,許多省份都在試點,咱們漢林省的試點地兒就是青萍縣,別的省份都已經(jīng)成功試點,可咱們青萍縣還在計劃階段,就是因為黨派之爭,將這個項目硬生生的拖延……”
陳楚河一說起來,也是不吐不快。
張萬國想要兩頭逢源,故而來到青萍縣三年都沒有選擇站隊,定位模糊。
能保持這樣的定位三年,也算是個有本事之人。
或者說,他屬于青萍縣的第三個派系。
他推進的項目,有些異常的快,有些異常艱難,不過好在他有關系在市里,多少次險象環(huán)生。
但這一次,怕是兇多吉少了。
他一直都有在提拔某一些人,陳楚河便是其中一個,傳授了不少官場的生存之道。
他被其他黨派的人斗下去了。
陳楚河很痛心,心里積壓了許多情緒,現(xiàn)在一股腦的跟李桂麗吐出。
說出來,心里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