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學生本來以為馬修接下來的旅程會更加精彩,然而這一切都戛然而止。
“離開檳城港后,我又去過一次貨艙。那里已經有水手站崗,而且船上的乘客變少了。南安號離開檳城港后,不再接收新的游客。”
女學生十分不解,她道:“教授,您先前說過,南安號是董家的私人游輪。雖然董家財大氣粗,但郵輪一旦啟航必然會想辦法收回利益。如果只是為了個人而存在,恐怕董家也負擔不起一艘游輪的所有費用。”
“他們在檳城港不接收新的乘客,不就虧本了嗎?”
她的思維完全沒錯。游輪在任何家族都算吞金獸,如果財力不夠雄厚,恐怕光維修費都能拖垮一個家族。
董家本來就靠航海起家,不會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明面上來看,中國近代海上航運也才開始沒多久,董家不可能有那么多財力拿來白燒。
“這正是當時我想的事。”馬修笑了笑,一張臉在白胡子后面皺成一團。“不過那不是我能探究的東西了。”
“從馬來西亞回廈門的速度很快,甚至等不及我搞明白所有事,船就停泊靠岸。事實上,我很清楚,哪怕我繼續待在南安號上也不可能搞明白上面發生了什么。”
“那座船已經被人控制了。我不清楚控制它的人是誰,董家的?還是別的人。這是一趟單邊旅途,南安號不會帶我回波羅的海,也不會送我回英國。”
“不過當初我上船,就是因為發布的公告里寫會支付我們回程的路費。那是一筆非常豐厚的報酬,為此我愿意走這一趟。”
“他們只要熟悉波羅的海到馬六甲或日本港航線的水手,而我恰是其中之一。”
“你不妨大膽的想想。船是董家的,董家寧愿虧錢也要進行這一趟航程到底是為了什么?”
“據說,南安號在波羅的海起航之前,船上有人在德國境內讓了一筆生意。”
那個時侯的德國有什么?
除了希特勒的納粹黨,就只剩下技術卓越的軍事器械。
女學生臉色有些不好。“董家要讓軍閥?”
馬修喝了一口紅茶。“這只是猜測,畢竟我至今都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
“那都已經過去了,教授。”女學生神情堅毅。她是個非常英氣的中國女性,讓事雷厲風行,性格比較強硬。“現在是新中國。沒有軍閥也沒有財主,更不要說一些邪惡的資本家。”
面對這個君主立憲制國度的老人,她在資本家前面加了一個限定詞。以此來讓自已顯得不那么咄咄逼人。
“不論這些舊事如何,董家、南安號和戰爭都將遠去。他們已經是歷史的故紙堆了。”
馬修笑呵呵點頭,沒有說是,也沒說不是。對于這個古老的國家,他向來不敢妄下定論。除了對古老文明的尊崇,也是擔心他的學生在回國后遭遇政治困境。
“那么教授,停在廈門港后,您就回英國了?”女學生還是有些好奇,于是繼續詢問。
“沒有,我在廈門逗留了幾天。并在那里認識了一些美國傳教士。他們和英國傳教士大為不通,我承認那個時代進入中國境內的部分英籍傳教士目的不太純粹,但是像那些美國傳教士一樣目光短淺的,我還沒見過。”
大概是巴頓或者別的美國人給他的刻板印象,加上兩國復雜的歷史關系,馬修的語氣是調侃加上一些淡淡的嘲諷。
女學生聚精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