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這才不緊不慢地開始答題。
首先是文史經典題。
楊安十歲便考上童生,之后雖八年未中,但那些文學經典一日未曾放下。
俗話說的好,熟能生巧
考卷上的題目于他而言幾乎無需思考,看完題目,答案便像條件反射般從筆下流出,化成一行行工整的字跡落在卷面。
無論是背誦、解釋還是延伸,都精準無誤。
對楊安來說。
文史這一項半點難度都沒有。
不過一個時辰。
第一張有關文史的考卷,他便已一氣呵成地答完。
看著卷面工整的字跡。
楊安輕輕吹了吹上面的墨跡,而后將其平鋪在左邊的長板上晾著。
冬日氣溫低大家都穿著棉服。
但今日日頭不錯,空氣中干冷干冷的,陽光曬著,墨跡用不了多久便能晾干。
便晾曬這第一張考卷。
楊安拿出第二張考卷,準備答題。
第二張考卷上的題目。
不過是小學六年級的加減乘除,楊安雖把高中以上的理科知識大多還給了老師,但做這種小學數學題還是手到擒來。
甚至比剛才答文史題還要快。
還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第二張卷子就已答到最后一題??粗@道首關大題,楊安讀完后笑又笑,好難的題目。
居然是雞兔同籠!
他花了半分鐘列了個方程組,算清答案后,再將方程組換成古語,一行行寫在答題紙上,隨著最后一筆墨落,便完成了。
第二張卷子寫完時第一張也已晾干。
壓好第一張考卷,楊安將第二張鋪好晾著,而后馬不停蹄地拿起第三張考卷。
詩詞項。
這次看著考卷上的題目楊安有些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