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孫有福笑著點頭,目光快速掃過整潔的小院,又落在李平安身上,帶著幾分贊許,
“這院子讓你收拾得真利索!有了人氣就是不一樣,看著就舒坦!聽趙隊長說,你想買下這院子?”
“對!”李平安點頭,語氣誠懇,“現(xiàn)在戶口也落下了,我就想著把這院子買下來,省得再費勁蓋新房,住著也習慣。”
孫有福搓了搓手,沉吟道:“李知青,你也住了這么些日子了,房子啥情況你心里有數(shù)。
三間正房,帶灶房、茅房,院墻也齊全。
雖說有些年頭了,但磚石地基,結構還算結實。
咱們都是實在人,我也不跟你繞彎子,三百五十塊錢!你看咋樣?”
三百五十塊!這個價格在七十年代的東北農(nóng)村,對于一處帶院墻的三間土坯磚房來說,絕對是良心價了。
李平安心里早有準備,感覺比預想的還便宜些,他原以為要四五百。
他臉上立刻露出爽快的笑容,沒有絲毫猶豫:“行!孫會計,這價格公道!我買了!謝謝您照顧!”
孫有福見李平安如此痛快,臉上也笑開了花:“好好好!李知青爽快人!那咱們這就立個字據(jù)?”
“沒問題!”李平安轉身進屋,很快拿出一沓嶄新的大團結。
他當著趙大山和孫有福的面,仔細數(shù)出三十五張,遞給了孫有福:“孫會計,您點點,三百五十塊整!”
孫有福接過厚厚一沓錢,手指沾了點唾沫,一張張飛快地清點起來,確認無誤后,笑容更盛:“正好!正好!一分不差!”
趙大山作為見證人,從懷里掏出鋼筆和一個小筆記本:“來,我給你們寫個買賣證明!”他刷刷幾筆,寫下一份簡單的房屋買賣契約:
今有靠山屯生產(chǎn)大隊社員孫有福,自愿將位于靠山屯原孫有德的宅院一處(含正房三間、灶房一間、茅房一間及完整院墻)出售給本大隊社員李平安。
經(jīng)雙方協(xié)商一致,議定房屋價款為人民幣叁佰伍拾元整。
買方李平安已于今日將全部房款一次性付清。
此宅院自即日起歸買方李平安所有,雙方錢房兩訖,永無糾葛。
特立此據(jù)為證。
寫好后,趙大山念了一遍,李平安和孫有福確認無誤,分別在賣方和買方處按下手印。
趙大山也在見證人處簽上自己的名字,并蓋上了大隊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