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會是青魚網絡的幸事。
在她的下一步規劃之中,她會在短時間內搭建起青魚網絡自己的運營平臺,在三款頁游項目開始運營推廣,并儲備自主流量后,為oba項目的測試做好準備。
于是很快青魚網絡又進入到緊鑼密鼓的密集開發之中。
對于之前向p01《神仙道》項目組承諾的馬爾代夫的團隊旅游,看來又得往后推了。
到現在,青魚網絡辦公間已經填充了一大半,分別是策劃11人、程序27人、美術10人、運維部2人、人力資源和財務部6人、再加上3名制作人和兩位董事,規模已經達到61人!
一個月以前這家公司還只有15人,只用了一個月時間,直接翻了4倍!
而且這個數字意味著,每個月公司影展,包小廳坐不下了……
在董事長夏青魚和執行董事葉沉溪的英明領導下,青魚網絡大步流星,一日千里,野蠻生長。
夏青魚開始樹立公司企業文化價值觀,十六個字:用戶導向、坦誠直接、擁抱變化、持續改進。沒有專門開什么思想教育大會,它的影響是之后漫長的工作中潛移默化的。
所謂導向,即是指指引你做出一個決定的方向,用戶導向就是以用戶需求來決定產品設計,公司員工需要關注用戶,并即時反饋。
坦誠直接地交流是降低溝通成本最好的方式,而游戲乃至整個互聯網行業變化可謂日新月異,已經上線的產品也不可能一成不變,那樣最終會被玩家膩味,厭煩,所以需要擁抱變化,持續對產品進行改進。
同時績效考核制度也開始在公司范圍內推行,與很多大型游戲公司施行kpi考核不同,那些公司的績效指標很大程度上是根據項目收益來決定,這個月營收高績效分就高,營收低績效分就不合格,對應的員工加以處罰甚或辭退。
在這種對員工工作內容量化的kpi考核制度中,它最大的缺陷是將一個團隊型的合作內容分割出了界限,運營部門為了自己的kpi就強逼著研發團隊開活動,大量地投放數值和獎勵吸引玩家付費,他們不懂研發,根本不會考慮游戲的持續性發展。
結果就是原本策劃規劃中玩家追求3個月的數值,開一個充值活動玩家直接一星期拿到手,這個活動是賺到錢了,然而玩家就沒了追求,即使研發團隊日夜兼程再開新系統挖新坑,對游戲也失去了新鮮感最終逐漸流失。
而夏青魚施行的績效考核其實是偏主觀的,由員工的直接領導部門主管給他們打分,從職業技能、工作態度、職業素養、個人進步等幾個方面進行評估,然后打出績效分。這個績效分也不會影響員工工資,只是會在發獎金時作為參考。
雖然現在說還謂之尚早,但這才是大企業的格局,董事長夏青魚為這家公司以后成長為真正的參天大樹規劃的根基。
11月18日,勁游公布了《神仙道》第二個月的營收數據,這個月它的流水達到了2130萬,再一次震驚了整個游戲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