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風貝的產出地是一片和蘇格蘭莫赫懸崖差不多地形的海邊懸崖。
因為這里除了出產聽風貝和吞風貝外,什么資源都沒有用,所以地圖上連個名字都沒有。
當然,這里也有村落,村落中人以采集聽風貝為生,全都是凡人。
聽風貝是一種常見的材料,磨成粉加入靈墨里書寫符箓可以增加風屬性符箓的效果。
聽風貝就生長在礁石上,凡人也能采集。
而鄭常需要的吞風貝,和聽風貝不一樣。
吞風貝,有說是生長在環境下誕生的聽風貝中的變異種,也有說是和聽風貝完全不同的生物。
這種貝類一旦離開水面接觸到空氣,周圍的空氣就會不斷被吸入其中,所以才被叫吞風。
它們一般生長在凡人到達不了的深度。大多在海面三百米以下的地方才能看見。
這種深度,就算是煉氣期的鄭常承受不住,怕是得要是突破到筑基期才能承受得住水壓。
所以,要收集到這吞風貝,還得等每十天一次的退潮。
退潮那天一天,海面會下降兩百米,這個時候,吞風貝所在的深度就是鄭常這種煉氣期修士能承受得了。
這一個吞風貝就要一百下品靈石,特殊筑基需要四個,鄭常得至少采集到兩個才能通過交任務湊齊突破材料。
一人一蛇驅車趕到時,正好第二天便要退潮了。
地球的潮汐現象是受到月球引力影響形成的,但這個世界可沒有月球。
這個世界的日月是陰陽力量的具象化,并沒有實體。這是他從敖青那得知的修仙界“常識”之一。
所以鄭常有些好奇,到底哪個一晚能讓海平面下降百米的潮汐到底是怎么樣形成的。
當晚鄭常就在海邊海邊懸崖扎營,陪敖青完成每日的修煉后,也沒有睡覺,借著月光就觀察起了懸崖下的海面來。
他已經做好了熬夜的打算,平時的規律作息,不就是為了需要的時候熬個通宵嗎?
“你今日怎么不睡覺了?”
“想看看十日一次的大退潮是什么樣子的”
“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海面下降嘛?你若是水靈根,元嬰期就能做到這樣翻江倒海了。哪怕不是,等你到了化神期也能輕松做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