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陪都。
城門大開,百官跪迎,一場兵戈化解于無形,又給了武雉好大的臉面。
當日情景,吳明歷歷在目,此時距離大軍進城過去數日,他換了一身常服,在天街上游弋,又是一種不同的體驗。
朝廷雖衰未敗,縱然陪都也有幾分氣象,街道縱橫交錯,地面較為干凈整潔,兩邊店鋪鱗次櫛比,論熱鬧喧囂,竟然比起定州城還要熱鬧數分。
此時定王大軍接管城防,又沒有大戰,反而因為一干城狐社鼠躲了起來,治安猶勝過去三分,不少百姓紛紛上街,沽酒買肉,又或者量幾尺布,做身衣裳,似乎是要盡情地宣泄著劫后余生的喜悅。
“到底是天子腳下,百姓都要比外界多了一股精氣神,生活也很是不錯!”
古代地域差別甚大,陪都這邊的子民可謂是整個天下生活最為優渥的一批市民之一。
吳明轉了幾圈,就來到一家酒樓中,找個位子坐了。
“大周養士三百年,仗義死節就在今日!”
這時,旁邊廂房當中,一個豪壯的聲音傳來,慷慨激昂,帶著憤怒之意,令吳明不由耳朵一動。
“那定王牝雞司晨,僭越王號也就罷了,這次悍然圍城,甚至要百官跪迎,喪心病狂竟至于斯!”
透過門扉,隱約可見一個儒生,披散發髻,袒胸露懷,做狂士打扮,又飲了一大樽烈酒:“如今竟然還要被拜為丞相,禮絕百官,總理陰陽,當真是可忍,孰不可忍!”
“兄臺慎言,慎言!”
旁邊幾人愁眉苦臉,立即上去勸著。
大周好歹是三百年正朔,到了覆亡之際,忠臣孝子也是有著。
就好比武雉進城當日,就有幾個老儒攔駕死諫,錯非親衛眼疾手快,搞不好都要當場撞死,堪稱碧血丹青,壯懷激烈。
但武雉氣運已成,俯仰無愧,任憑千夫所指,仍自行其是,只是也沒有怎么為難那幾個老糊涂,甚至還推掉了冊封與九錫的賞賜。
吳明自然知曉她的打算。
為王者,重實利而輕虛名。
更不用說,她這個‘定王’之號還是自立的,再受朝廷冊封,成什么事?
反而是丞相這個職位,小皇帝不愿給出,還是武雉以大軍脅迫,才不得不達成的協議。
畢竟丞相為百官之首,有著輔佐天子統治天下的大義,若是權威深重,甚至能架空皇權!
武雉看上這個位子,為的自然也是這個。
她可不是為了令大周中興來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只是過度的權宜之計,到了后來,還是少不得走上彼可取而代之的路子。
“公子!”
這時候,旁邊兩個便衣上來,仿佛奴仆一般在他耳邊請示:“這幾個狂生如何處置?”
若是吳明一點頭,他們當即就要將這幾人拿下,做了靶子,正好殺一殺城內的風氣。
“此時先算,等到定了名分再說!”
吳明擺了擺手,他心態也是十分大度,反正現在武雉還未拜相,等到當了丞相之后,再行文通令,這就名正言順,有不服者可直接以律法刑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