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我們也沒想到演出團會選那首歌,唱歌前他們團長特地上臺向全場所有人做了說明,說只有老年人去世,他們才會唱這首歌,為什么呢?因為老人去世,意味著一個家族開始了新的歷史篇章,作為兒女后代不能在悲痛中消沉,要以老人生前的堅韌堅強為榜樣,振作精神,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而且要總結過去生活中的錯誤,以這場喪禮為分界線,糾正缺點,確立目標,踏實生活,努力奮斗。爸的去世也代表著我們這個家的新生,所以才要唱這首歌鼓勵我們,讓我們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我覺得人家講得很有道理,爸已經走了,我們總傷心也于事無補,得想辦法把日子過得更好,這樣才是對爸最大的安慰。”
他不忘尋求支援,轉頭搭住秀明胳膊:“你說是吧,大哥?”
秀明容易被正能量煽動,既然允許歌手演唱那首歌,就已經接受了對方的引導。
“對,我也覺得那團長說得沒錯,我們都該打起精神,這樣爸才能放心。”
美帆認為該說法純屬洗腦,繼續追責。
“要振奮精神也不能把喪事辦成喜事啊,我還看到后院堆放了很多鞭炮,都是誰買回來的?”
二十來盤千響爆竹仿佛大蟒蛇盤踞在后院,侵占了小雞柯南的窩巢,它只能站在爆竹堆上打盹。
貴和說:“也是我和大哥去買的,準備爸出殯那天放。”
搬運這些爆竹他可沒少花力氣,內褲都被汗水浸透了,冷冰冰地貼在身上還沒空更換,真切回味了二十多年前尿褲子的感覺。
美帆的櫻唇圍成一個完美的o型,有顏值加持,翻白眼的樣子也不討人厭。
“那么多鞭炮,足夠炸平一座上甘嶺了,你們考慮過這樣會給周圍制造多少噪音,給環境增添多大污染嗎?”
她認為婆家人沒常識,秀明也覺得她的話很新鮮。
“鎮上都是這么辦喪事的,前年青石街的周老爹去世,出殯時他們家放了整整三小時鞭炮,煙霧飄了一整天呢。”
“所以說那都是鄉下人的陋習,我真搞不懂為什么現在我們國家那么多優良傳統都被廢棄了,這些文化糟粕反倒根深蒂固,家里也不是沒有受過高等教育,不懂科學文化的人,怎么還改不掉這些落后觀念?”
弟妹的話已經很刺耳了,秀明不能跟女流之輩見識,尷笑道:“我還在跟家里人商量,出殯時再請個鑼鼓隊,買些紙人紙車紙房子什么的。”
鄉鄰們習慣在為老人舉行喪禮時大操大辦,誰家孩子舍不得花錢就會被人們說三道四,他還生怕自己想得不周道,遺落了什么程序。
美帆分析這都是無知和虛榮造成的愚昧。
“大哥,你們在炫富嗎?在古代只有達官顯貴才搞這么鋪張的排場,那都是為了顯示家族的財富地位,平民百姓是不會這么高調的。”
貴和眼瞅大哥面子罩不住了,手上那一筷子菜在碗和嘴之間徘徊了好幾次,到底放回碗里先打圓場。
“二嫂,我們就想為爸多盡點心,跟炫富有什么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