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不能不擠兌我?”
“是你先擠兌我的。”
秀明每次跟妹夫說不到兩句就冒火,今天必須忍,這會兒話題總算預熱好,可以往里面加料了。
“說起這個找女人,我突然想起個事。我有個朋友,也是個屌絲,最近走了桃花運,也不知怎的被一個女大款看上了,非要跟他好,我們都覺得奇怪,不知那女的究竟看上他哪點。”
景怡老成一笑:“男人吸引女人的地方統共就那么五點:潘、驢、鄧、小、閑,看他占了幾樣。”
“他沒錢,長得還行但歲數也不小了,肯定比不上二十多歲的帥小伙,嘴巴笨不會說漂亮話,每天忙工作,沒什么閑工夫。”
在精明人眼皮底下弄鬼很難,秀明剛揚起風帆就遇到風險。
“聽著怎么那么像你呢?”
景怡此時的質疑還是淺表性的,秀明準備工作做得好,應付起來不算吃力。
“要不怎么是我朋友呢,物以類聚懂嗎?”
躲過當頭浪,后續就順利了,景怡這些年婦女之友沒白當,這點小案例他不動腦子都能分析。
“那女大款可能有什么心理缺憾吧,能在那男的身上找到補償。”
“心理缺憾?”
“可能那男的長得像她的夢中情人,或者覺得那男的的老婆很差勁,想把他搶過來,以證明自身魅力。”
他突然想起陶智雅,頓時沒了食欲,放下吃剩的半串雞胗,用紙巾擦手。
大舅哥的問題遠沒結束。
“聽說那女的沒逼他離婚,也不怎么纏他,就想偶爾跟他見見面,說要尋求安慰什么的。”
他想了想推測:“那女的小時候是不是受過父母虐待?”
“你怎么看出來的?”
“你那朋友為人如何?從外表看是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顧家好男人,還特別寵孩子。”
“是那么回事。”
“那女的八成有戀父或戀母情節,見這男人是個好爸爸,就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角色里,想從他身上尋找缺失的親情。”
“聽我朋友說,那女的是單親家庭出身的,從小被她爸虐待,父女關系很糟糕,她恨死她爸了,到死都沒原諒他。”
“這就好理解了,心理學上把這叫做創傷體驗,像這種過早失去父愛的女孩子,通常會把對父親的感情轉移到現實中的某個人身上,當做父親的替代品。你那朋友本身是個好爸爸,這個身份就相當于光環效應,哪怕是窮屌絲,看在那女的眼里都很高大偉岸,更對她具有無法抗拒的吸引力,產生迷戀也不奇怪了。”
知識分子就是有撥云見霧的能力,秀明醍醐灌頂,但病因是找著了,還缺藥方,仍得向大夫求要。
“那該怎么辦啊?我那朋友家里有老婆孩子,這樣糾纏下去還不得完蛋?”
景怡喝了半杯酒,問:“他本人什么想法?變心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