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越想越悲,一時鬼迷心竅,爬到白居易大橋上去,幸被119救下。事件經由電視臺報道,民間反響強烈,人們一致譴責王立中夫婦數典忘祖不仁不義,記者更直接跑去他家采訪,趙敏正是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那起新聞才得知了老同學的劣行。
郝質華聽到后面眼眶發紅,罵道:“這個混蛋,虧他還是高材生,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難怪人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都是讀書人,知識分子的名聲就是被他這種老鼠屎敗壞的!你知道他父親后來怎樣了?”
趙敏說:“我給記者打過電話,他父親已經回老家了,電視臺幫我找到地址,我以熱心觀眾的身份寄了十萬塊給他們救急。”
郝質華點頭:“這還差不多,你要是說你袖手旁觀,我真會把車上那些衣服撕碎了塞進你嘴里。”
她措辭激烈,舉起杯子大口喝水,用拳頭敲擊胸膛,真個怒塞胸臆。
趙敏掏出香煙,點著后拈著吸過一口的煙笑勸:“你這脾氣得改改,嫉惡如仇的人容易短命,看看魯迅先生五十多歲就死了,挨他罵的人大多比他長壽。”
郝質華反諷:“我可沒魯迅那么偉大,他是道德標桿,我只算擁有起碼的良心。凡是對他人有害的東西,對我也有害,凡是對他人有益的,對我也有益。每次聽說這些惡人惡事,我都會想如果我是受害者該怎么辦?惡人不受懲罰,好人隨時會遇害。你把王立中的電話給我,我要罵他一頓,再聯系學友會,讓他臭名遠揚!”
趙敏摸透她的脾氣,向來敢說敢做,便拿出手機喬模喬樣查找,回說已將他的聯系方式和通話記錄刪除了。
“那名片總還有吧。”
“扔了。”
“公司地址和家庭住址呢?”
“你還準備打上山門呀?太夸張啦,何必為那種人渣失身份。”
“我咽不下這口氣!”
郝質華心口火燒火辣,她自幼受傳統教育熏陶,家訓之一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也”,雖說只是平凡女流,沒有雄才大略,國家大義管不了,但路見不平仍會拔刀相助。想到跟那不孝的禽獸打過交道,她深以為恨!
趙敏遞上紙巾,撫著她的背說:“師姐,你的性格簡直得了伯父真傳,一看見你這個情形我就明白伯父當年為什么升不了官。”
她沒被郝質華的凌視嚇住,更進一步說:“本來以伯父的資歷,當初至少能升到省廳級,做個中央委員不成問題。可惜他過分正直,非要水清無魚,至察無徒,結果青云直落,六十退休還只是個局長。崇高的道德固然可敬,但有句話說得好,‘美德的道路窄而險,罪惡的道路寬而平’,不想變成壞人,選中庸之道就夠了,沒必要為了高風亮節舍身犯險。”
郝質華眼中射出劍光:“‘美德的道路窄而險,罪惡的道路寬而平’,這只是上半句,那個名人接下來還說‘兩條路止境不同:走后一條是送死,走前一條是得生,而且得到的是永生’。我爸是沒能平步青云,但他始終堅持信仰,從未失去做人的原則。我和哥哥們都以他為榮,因為值得驕傲的是人的品行,而不是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