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是什么?”
“把講故事的爺爺換成奶奶。”白怡丹笑嘻嘻的說。
教室里又哄笑起來。
“俗了不是?蘇軾寫中秋詞叫什么來著……”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冉文淇搶答成功,這次終于沒有給小婊砸白怡丹表演的機會,那小婊砸是文盲。
“對啊,人家中秋節干嘛?喝了一晚上的酒,想弟弟,還想飛到月宮中去,月宮里有誰啊?嫦娥啊!”
“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曹玉涵已經大笑起來了。
“哈哈,我知道了,我要寫一篇中秋節穿越小說,穿越到月宮里調戲嫦娥去。”鄭凡功哈哈大笑。
“鄭敏怡,你養的舔狗搶別人家盆里的狗糧了。”白怡丹對著鄭敏怡擠眉弄眼。
鄭敏怡冷冷的看了她一眼,并不說話,白怡丹也不尷尬,繼續笑嘻嘻的。
“看看,這不就是你們要的新意嗎?”
侯平安就看著鄭凡功笑。
“總要有吃天鵝的夢想,才能娶到嫦娥啊!”
“還有啊,那個啥,有個反面思維。”
“是逆向思維!”冉文淇在下面小聲的提醒侯平安。唉,操碎了心。
侯平安哪里管她,繼續:“反面思維是什么?看到月亮就想家人,就想著團圓。想當年,中秋節,我還帶著弟兄們……不是帶著朋友們在街上打……打拼,所以團圓是沒有的,那么中秋節寫那些不能團圓的人,還在路上為生活,為了今日大多數人的團圓而不得不不團圓的人?為什么不可以呢?”
“是啊,我爸今年就沒有回來,在廣深市打工呢。”
忽然一個學生悠悠的嘆了一口氣,聲音不大,卻瞬間讓教室里安靜了下來。
縣城里的學生,大多數都是來自于農村,而農村的留守家庭是最多的。很多孩子的父母都還在沿海的城市打工。一年到頭能回來一趟。中秋節團圓就真的成了奢望。
“如果我們再把眼睛從爺爺奶奶身上挪開,你就會發現很多的于中秋有關的事情。”侯平安繼續說,孩子們不是思維狹窄,只不過需要一個人來打開他們的精神世界。
侯平安看著這些孩子,忽然有種很自豪的感覺。
引起人的思維的啟迪,這甚至比追求金錢的功成名就來的更微妙一點。
此心安處是吾鄉。
以前高中背這首詞,還被老師叫到辦公室才勉強背完,完全不明白是什么意思。現在他在這樣的日子里,在這趟課上忽然有點兒明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