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刀被放置于掌心,謝端陽催動“熔金煉鐵手”暗暗祭煉起來。
這兩口飛刀,在此戰過后大約也要報廢,需得回爐重煉。
他現在只是維護保養下,令其不至直接毀在螳螂刀下而已。
謝端陽在這里忙著,“顛倒五行陣”中,金背妖螳亦是趴伏于地,吞吐起來。
顯見得,它的妖氣也是比要淺薄上些,不若先前那般渾厚。
甚至前肢上亦是顯出些細密劃痕,謝端陽在兩口飛刀中可是分別摻雜了一兩錢的五金之精來著。
雖說限于修為與真火,未能將其徹底催發出來,但本質之強,也非尋常頂階法器可比。
若非金背妖螳本就是天地異種,這兩只前肢大成后不輸法寶,少不得也要吃些苦頭。
個把時辰后,法力恢復滿盈的謝端陽縱身躍起,雙刀再次掠出,改換為另外兩式刀意。
正自休息的金背妖螳暴虐低吼,鏜刀在身前交錯,同時噼斬而出。
就連流動的空氣似乎都要被這一刀斬裂。
威力竟是比先前還要再增數分。
顯然,靈智算不上多高的它,也是徹底動了真火。
四刀相交,勁力之大,反震回去。
以至于人在空中的謝端陽身子都不由晃上一晃。
不過螳螂也不好受就是,它并不以體質堅韌強橫著稱,亦是身不由己地后退數步,妖氣一時間有些散亂。
足足持續了三日兩夜。
感覺到法力降到足夠多,或者螳螂給予的反饋磨礪不夠后。
謝端陽就自退出大陣,恢復法力,整理領悟。
經過足足九場廝殺后,螳螂的刀術在他眼中已經再沒有什么奧秘。
自己輕易就可追上對方刀術變化,找出其中破綻,甚至將其隱隱壓制。
此類妖獸畢竟靈智不足,本身的刀術是己身二三百年搏殺獵食經驗累積而成。
非有大能之輩總結歸納,或者十數代增刪修訂,使之盡善盡美。
說個好聽點兒,是另類的返璞歸真,招數簡潔,威力不俗。
但其實就是變化不足,不夠精妙,主要占了個快字,一招鮮,吃遍天。
與傳自上古的“白虎七殺”立意上就無法比。
當謝端陽適應了螳螂刀速后,它就只有敗亡一途。
“一起出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