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雖說此地稱不上適于閉關的靜室,但有一眾結丹高人在場,也不會有人在眼皮子底下膽敢作祟。
要不然,就是三五名至交好友聚在一起,彼此交流心得體悟。
謝端陽亦是隨波逐流,同修士待在一起,時不時說上三兩句,并不十分用心。
然而那些人卻是格外鄭重,他們基本來自幾家與大輪寺親近的寺觀。
即便本人不好打聽,也有帶隊的提點,知道其早已是金光寺真傳,更蒙住持神光青眼收入門下。
來這里只為代表大輪寺走個過場而已,大家身份地位不同。
這就,很沒意思了。
謝端陽本來還是多點撥他們幾句,當下修行的礙難所在。
散了重修,然后再散,在筑基這層的體悟,他自認即便是結丹,也多半沒有自己來得清楚明白。
但見他們恭謹拘束模樣,興趣不由大減,所說的內容,就自然而然大打個折扣了。
饒是如此,那些人聽了也是連連點頭,感概果然不愧是大派真傳,此行受益匪淺。
神清、蕭二先生境界雖高,但卻是面向所有人講法,效果比之謝端陽這般小范圍針對本人量身定做,其實尚有不如。
最巔頂處,老和尚早已恢復了止水心境,與一眾同道心平氣和說著話。
無關修行,只是閑談。
即便他真有心轉修凈火寺佛法,自然也有門路,不需要去詢問蕭二這個外人。
而等到正式確立揀選哪部功法修行前,他肯定也要請金光寺內那位閉關的元嬰太上長老,掌眼過后才好正式修習。
至于蕭二旁邊,亦不冷清。
畢竟他好歹是代表大晉朝廷,也有十數家親近的門派家族代表。
何況今天之后,他在明州修界的份量,必然有個不小提升。
若非今天修士太多,代表金光寺的明清老和尚等在場,簇擁過來的人只會更多,翻上幾番都不出奇。
不過可以想見,待論法大會結束后,明州天策署內,定會迎來一撥兒人潮。
許多希冀著更進一步的家族,會私底下前去拜會投靠。
儒家書院的門生,少有在山中苦修不出的。
蕭二自身就曾為官牧守一方,對這些人情往來規矩應酬并不陌生。
臉帶笑容,比起白日講法之時,態度要和氣許多,毫無結丹后期高人的架子。
但其心中,卻是毫無波瀾。
應付這些人,他不過只是用了兩分心思。
實則早已分出大半,暗中傳音給天策署的那些修士供奉,讓他們分頭行動。
蕭二今天登臺講法,只是一小部分原因沖著金光寺,還有那位神清上師而去。
其實他真正目的,還是在那些參加法會的無數練氣、筑基修士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