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說蕭二先生出身儒家書院,謝端陽倒是來了幾分興趣。
佛修明州見了不少,道門修士就更不必說。
但儒門的修士,還真沒見過。
儒家修法,與佛道大為迥異,除去養練法力外,亦是必須培養浩然之氣。
儒門的法術神通,或多或少都需浩然之氣的輔助。
浩然之氣越加醇厚,神通威力就越厲害,而且有利于功法體悟,境界突破。
這也是儒家許多修士,藝成后不居于靈脈之力,吞吐靈氣潛修,而是下山投身大晉朝廷的緣由之一。
非得借著紅塵洗練心境,見識家國人事,才有助于浩然之氣的養煉。
雖然從入門起,要比佛道魔幾家的進境慢些。
但一旦修成,也是極為了得。
不過謝端陽如此關注,卻也不全是因為這。
而是因為如同《明王訣》一般,儒門浩然之氣同樣也是有助于祛除他身上的煞氣。
當然,也不是一般儒家書院中培養驅運此氣的法訣都有此效。
不過浩然之氣博大剛直,與煞氣天生水火不容。
祛除起來,要辛苦許多。
而且成功之后,體內半點兒煞氣不存,卻是沒有了《明王訣》納煞氣為己所用的妙處。
如果不是因為這,找家書院習練浩然之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與燃燈佛宗一脈類似,儒家的書院頗有些有教無類的意思在其中。
心中想著,謝端陽驅御黑虎,跟隨在真空老僧之后,凌空越過那些凡人的營帳,直直朝著山上飛去。
見他們有修為在身,那些大晉仙師供奉,以及身著僧衣的佛修,全然不攔。
這也是論法大會的規矩,除去斗法較量外,依舊延續了闡經說法的傳統。
除去佛經義理外,也有關于修行礙難的講解。
明州那些沒有高明傳承的散修,自是不會錯過這等好事。
除非有要緊事,否則斷然不會缺席。
可能那些筑基境界的“大修”隨口說上一兩句,都可能令他們醍醐灌頂,少走數年彎路。
如果金丹老祖興致到了,親自登臺講法,那就更是機緣了。
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場各家庵寺廟觀展示自身軟實力的平臺。
除去正常開山門收徒外,若是在論法大會上見到什么資質悟性出眾的根苗,自然也不會錯過。
而聚集了如此多的修士,來場交易會,互通有無,自然也是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