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初打算,就是吸攝魔物當中的精純魔氣,拿來提升白骨舍利的品質(zhì)。
既是如此,自然就不能過早以真火煉化,否則就是白費苦功了。
現(xiàn)在看來,效果似乎還不錯。
白骨舍利的靈性顯然增加不少。
放在手中,卻給謝端陽種隨時可能破空飛去的錯覺。
只是,與之帶來的。
則是白骨舍利原本已被拔除干凈的邪意魔性,死灰復燃,而且越發(fā)熾盛。
心神投入其中,謝端陽耳中就似有奇異呢喃細語,眼前也恍恍惚惚出現(xiàn)幻覺。
一旦沉浸其中,體內(nèi)原本靜靜流淌運轉(zhuǎn)的法力就忽地激昂起來,欲要帶擎著他氣血肆意亂流,內(nèi)火叢生。
反映出來,則是紅羅天爐當中的心燈不復原本固定的變化頻率,而是變得紊亂起來。
如果是換成定力差的修士,單單置身此種情境,就可能心生內(nèi)魔狂舞而起。
但謝端陽卻是干脆不理不顧,只當作是淬煉心境的大好機會。
看過了白骨舍利,謝端陽又自看向左掌托著的金剛舍利子。
果然與作為琉璃光明燈中,作為燈芯的那粒舍利子大有不同。
燈芯舍利,是修行的燃燈法門。
讓人見了,便覺心安心靜,似要燭照大千,摧破黑暗。
然而這顆代表著《明王訣》成就的金剛舍利子,則是給人種堅不可摧的剛強之意。
仿佛縱然萬劫加身,也不能損毀其分毫。
不過,因為那位金光寺前賢高僧,畢竟是習練的燃燈一脈的《明王訣》入道。
兩顆舍利中間,意境亦有共通印照之處。
只是,除去謝端陽這種對兩路功法都有深入研究過的修士外。
哪怕?lián)Q成是元嬰境界的高僧大德,卻也未必能夠分辨出其中細微差異。
不過現(xiàn)在,不是探究這問題的關系。
謝端陽很快收回思緒,又自放回到面前的兩物上。
先前,他就隱隱感覺白骨舍利與佛門舍利有著仿佛共通之處。
只是當時只入手了一顆舍利,尚還拿捏不住。
但是現(xiàn)在,又得了顆金剛舍利子后,謝端陽就再無懷疑。
這也給了他,在處理這枚白骨舍利時的許多靈感。
反手將那顆金剛舍利子收起,謝端陽兩指拈起白骨舍利,信手拋出。
沒有擲入紅羅天爐當中,而是丟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