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他們合力圍捕一頭假丹境界的鐵犀獸,本來是十拿九穩(wěn)。
此種妖獸皮糙肉厚,堅硬如鐵,氣力悠長,但身子粗苯,不擅騰挪變化。
一旦被困,就難逃脫。
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此獸活了足夠歲數(shù),遠比其它同類來得機警。
不待五人布置妥當,就強行突圍。
即便能夠斬殺,說不得也要留下一兩條人命。
就在這時,早早以神識察覺到此景的謝端陽適時出手,成功攔了一攔。
有了這回共同作戰(zhàn)的交情在,再加上顯露了些手段,他成功混入其中。
一來可以掩匿自己身份,同時五人對突兀情況甚是熟悉,可以節(jié)省不少時間。
只是,修為不過筑基的他們活動范圍并不是很大,差不多也就是在與越囯接近的面積當中。
自然不可能同路太久,等到了附近的天瀾圣殿,將此行收獲售出后,差不多就該分道揚鑣了。
這回遠行,雖然有些周折,但總體而論還是要比預計得順利許多,尤其是進入突兀后。
想想也是如此。
韓立前往大晉時,遇到的那名寧中馮家子弟,也不過是筑基修為,尚不如自身。
卻能一路從大晉內(nèi)陸跑過來,足可見只要小心些,除非運氣過于倒霉,否則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
畢竟突兀一族的高階修士基本都集中在六七十家圣殿當中,很少與之遇上。
隨意打量著四周,謝端陽輕舒口氣,開始考慮下一步的計劃。
從越囯出來,已經(jīng)花費了數(shù)年光陰。
縱然比計劃中的還要少,總歸是有些不耐。
既然突兀比想象中安全,或許接下來可以加快下進度。
突兀面積勝過整個天南,是以聽說各部圣殿當中定期有隊伍往來,互通有無。
因為是圣殿的旗號,沒有哪個修士膽大包天到打其主意,如果能夠混進去,定能節(jié)省許多功夫心力。
當然,此事也不是那么容易。
心中想著,謝端陽閉上眼睛,默默修行積攢培育起法力來。
雖然除去謝端陽外,其余五人中有飛遁法器的只有一人。
但五人常年奔波,均豢養(yǎng)有充作腳力的妖獸,速度并不慢。
短短三日,就已跑出四千余里,已經(jīng)能夠依稀看到天瀾圣殿頂部的青石,周邊時不時也能看到或者乘坐靈獸,或者騰云馭風的修士來往。
“諸位,鐵某尚有位故人要見,不能與幾位同行,就此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