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謝端陽還在其中遇到了名真正的牧蜂人,常年在慕蘭草原上奔波,追趕花期。
在有所保留的情況下,雙方彼此交流了些養蜂的經驗心得,相處得算是合拍。
而伴隨著交往拜訪,他擅長火法,精于煉器,對陣法略有研究的形象也逐漸傳開,為附近的法士所知。
三月時間,匆匆而過。
有幾名因會而來的法士先后離開,謝端陽在此地也算有了些資歷,不是最陌生的新人。
而在他接下委托,成功為個筑基法士祭煉出件頂階法器后,越發名聲鵲起。
甚至就連風行部一位上師級數的長老都親自出面,邀請他留在部族當中。
還有法士輾轉請托,想要讓自家子弟后裔拜在謝端陽門下,學習兩手煉器之術。
后者他以一心大道,暫時沒有收徒想法婉拒。
對于那位結丹上師,雖然沒有立刻同意,但卻退了一步,答應每年風行部出材料,謝端陽出技術開爐煉上幾樣法器。
他急于離開,自然不會老實為對方煉器。
之所以如此,不外乎把名氣打出去,提升地位,方才更好打聽些某些事情,方便自己離開。
如此下來,倒也讓他打聽到了些東西。
慕蘭、突兀兩族百年一大戰,日常小戰時時不停,常年有大批量修士在前線駐防。
這是硬性任務,基本稍大點兒的部族均有指標。
以他筑基修為,若是主動請纓代替風行部去頂這個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任務,應該不算太難。
如此即可輕易度過慕蘭這方的數道防線同崗哨。
而以他煉器師的身份,除非戰事過于吃緊,也不會令他前往前線廝殺,必定是留在后方為修士修補煉制法器。
安全性不必過于擔憂。
只是進去容易,出來可就難了。
而且慕蘭大營中莫說結丹人物,就是元嬰級數的大上師都不會少,保不齊就有一兩個能夠察覺自己異樣。
其它方法呢,就是旁門左道。
此類大戰,必然少不了走私倒賣之事,縱是修行之人也難幸免。
兩族常年大戰,這種生意也早被摸索穩固下來,形成了不知多少條商路。
蛇有蛇路,鼠有鼠道,基本上大部落都有這門路。
風行部以商貿為立足之本,這方面自然不會沒有涉足。
這種法子,勝在自由,但安全上可就沒有多少保障了。
而他雖然一個外人,想要混入其中,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人取信。
不過,還是要試上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