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它人,縱然結丹修士也難想到,但偏偏謝端陽本就涉獵煉器煉丹布陣三藝,是以才能發覺其中古怪。
“這座山谷形勢布置,感覺好生規整,不似天然,倒好像人造啊。”
謝端陽喃喃念道,將探索到的映照到太虛鏡中,然后再與自己在外面所見相結合,勾勒建模。
剔去那些林木房屋后,整座山谷呈現出來,輪廓簡直就是座沒蓋的四足爐鼎!
“有趣。”
謝端陽低念一聲,再將神念沉入石片地圖當中,翻看數百上千年前,此地的地圖。
雖然對于這些部族駐地,地圖不可能記錄得十分詳細清楚。
但也大致可以看出,此處山谷與千百年前已經大有不同。
單靠自然演化,絕然不可能到這一步,必定是有修行之士施法造就。
可以借此梳理靈機,令得谷中靈藥成長更快,品質也要高上數分。
但,此器作用絕不只是栽培靈藥而已。
依謝端陽來看,這座爐鼎還是間攻伐防護之寶。
與地脈緊密相連,再加上陣法之力,真個而是固若金湯,縱然是結丹高人,怕也沒那么容易攻破。
果然,能夠在慕蘭這種征戰頻繁,勢力更迭迅速的地方。
傳承千年而不破滅的,都有幾把刷子。
不過,以謝端陽來看,此鼎還有許多粗糙不夠完善之處,榔槺沉重有余,靈性不足。
這也不難理解,百草谷限于體量,從來沒有出現過結丹人物。
祭煉這件少說也是法寶品級的物事自然力不從心,只能靠著人數同時間慢慢往上磨。
“此法倒是于我十分有用。”
這種借助山川之力煉寶的手段,對于謝端陽而言也是十分有啟發。
他倒是沒想著搶去此寶,只是借助神識同太虛鏡之助,將其中細節盡量臨摹鐫刻下來。
自己手里也有只紅羅天爐,謝端陽也曾想過將來將其祭煉到法寶級數,只是又覺得耗費光陰,性價比不夠高。
但是現在得了此法,倒是不妨在結丹后,找到處山水形勝之地,借助天地之力祭煉晉階,可以平白省去許多工夫。
謝端陽在這里琢磨其中門道,而那里綠袍大漢則是已經返回到部族重地,同修為最高的大長老回復。
小主,這個章節后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雖然已經活了一百七十來歲,看著距離筑基修士的兩百年大限沒剩多少年。
但是其狀態,可比野火部那位瘦骨嶙峋,老態龍鐘的大長老要好上許多。
著身紫色錦袍,臉色紅潤,只是鬢邊有半數霜雪而已。
一來是他修行木屬功法,再加上精擅煉丹調養,壽元比同境修士要長出個二三十年。
另外則同樣因為百草部以種草煉丹為立族之本,不經常與人斗法,自然也就不會摧殘殺伐自身,折損壽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