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滿門滅亡后,格局大變,不復原先模樣,但還有些東西景致保留了下來。
就譬如說那道足有十數丈寬的道路,以無邊海中卵石砌就。
少說也有六七十里之長,起于大海,延伸至山脈當中。
兩尊高大神像分執器具,如山矗立在山門兩側,恰似門神。
神像上靈光微微蕩漾,氣勢恢宏,顯然非是凡俗之物。
謝端陽在陣法上也算有所涉獵,一眼便自看出這條卵石行道,還有那兩尊神像都極有講究。
神像與山根地脈相連,又通過行道牽引來無邊海的磅礴水氣,輕易就打造出座天然的山水大陣來。
雖然不若顛倒五行陣、山河百脈圖等來得細致精妙,略顯粗糙。
但是氣魄雄渾,能夠調集來的靈氣,要高出兩三個層次。
只要有個元嬰老怪坐鎮主持,恐怕可以撐得住兩三個同境修士的攻打。
只可惜當年是遇上了飛天紫紋蝎這等異類,陣法精微變化不足,被其混入后無法驅離,根本發揮不出應有效力。
嵐海宗滅門之后,這座陣法倒是基本沒有受損,完好地保存下來。
只是后來占據此地的多是散修出身,在陣道上無甚造詣,再加上人心不齊,自然也就談不上利用起這座陣法。
甚至有些散修偷偷尋到了布陣器具,拆解下來,或者自用,或者拿去售賣。
還是后面墟市建起,秩序逐漸歸位,勢力格局確立。
感覺財帛動人心,不能沒有個守護法陣。
為首的四家勢力方才坐在一起,將這座大陣重啟起來,四家各自掌控一件陣法靈盤,運轉此陣。
只是因為功法等諸多原因,此陣威能也消減不少,只能發揮出原本七八成的威力。
看過兩眼,謝端陽大致看出其布陣原理。
至于詳細布置,他也清除不是自己單純以五感同神念就能短時間看明白。
是以他很快就轉而看向附近的修士來。
縱然比不過金鼓原戰場,還有百花山凌波真君元嬰慶典時出現的數目眾多,但也已經很是不少了。
單單謝端陽肉眼所及,就有數百上千之多。
而這,還只是墟市外面的。
說起來,似乎也不甚多。
但是考慮到修士大多三五成群,彼此小團體間保持著至少十幾丈的距離。
略略計算下,大概就能想象到覆蓋的范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