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作者真實的經歷,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看,就沒寫得那么詳細,大家不喜歡可以帶過。)
自已就小時侯其實過得并沒有比大妹她們好多少,她生活在南方的一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里。
那里很落后,生活條件不好,家家戶戶靠種地,養活一大家。
當家的男人還會去找一些零散的工賺點錢,那樣偏僻的小地方工資很少很少。
而且零散的工都是一些苦活臟活,還很搶手。
她爸爸是個懶惰的,根本不顧家里什么情況,也從未扛起過他們這個家。
明明能去賺錢,會開推土機,卻每年只干兩三個月,就在家躺十個月,連下地都不愿意。
自已賺的錢從來都是自已收著,可以說江璃幾乎是母親養大的。
想到自已的母親,江璃紅了眼眶,想起了她每日耕種累得直不起來的腰。
還有三十幾度的高溫給人家插秧,一天賺三十塊的錢。
還有拿一些衣服回來剪線頭,一天賺個七塊錢。
還有去隔壁村廢棄的學校那里新開的小作坊挑選瓜子,一個月賺三到六百塊錢。
就是一些打了皮的瓜子,將沒打到殼的選出來,有南瓜皮粘著的選出來,壞的選出來。
那活很費眼力勁,一天還賺不到幾個錢。
后面又找了一份給雞打針,磨雞嘴,用藥水扎雞翅,還有雞場賣雞幫忙裝雞的活。
這活賺的錢多一點,但會更辛苦,因為這活都是晚上大半夜進行的。
因為雞都是晚上才扎堆回窩,才能一只不落的打針,磨雞嘴這些。
一晚上,算六點出發,七點開始,第一場九點結束,十點接下一個雞場的。
這樣,一晚上能接兩趟活,一趟三到四小時,三十塊錢一趟。
一晚上就是六十塊錢,可每次回到家的時侯,已經是凌晨兩點后了。
洗完澡,幾乎沒幾個睡覺的時間。
很苦,但她媽媽堅持的去,只因為那時侯她已經在讀高中了,每個月的生活費要六百。
家境不好,所以小時侯過得很苦,也不太理解自已的媽媽,為什么別人家的小朋友能去玩,她只有讓不完的家務。
別人家的小朋友能睡到自然醒,她七點就要起床拿著一堆衣服去村里的水井挑水洗衣服。
洗完就是放鵝,撿柴,砍柴,回來就是燒火讓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