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很多時侯周大嫂領(lǐng)了活,周大哥都會在中午下工后給幫忙干完,所以周大嫂很多時侯還是記工分的。
再加上周大妹周二妹周三妹幾人天天去打豬草,每天最少也有兩個工分。
還有周大妹在秋收的時侯掰苞谷,每天都拿三個工分。
再加上那天周母拿六十幾個工分的時侯,分了她二十個工分,那這些工分加起來都頂一個成人了。
更別說年初雨多的時侯,水庫水壩決堤,周大哥報名參加了修水壩,每天十五個工分。
所以這么一算下來,周大嫂他們竟分到了一百零一塊。
周大嫂還是第一次賺到這么多錢,拿著錢手都在抖。
周二嫂在后面看著一顆心也是火熱得很,這大房跟他們二房勞動力差不多,那大房都能分到一百,他們二房肯定差不多。
然而等輪到她的時侯,聽到算出來的錢,直接破防了。
“怎么可能?二叔你是不是算錯了,我們家怎么可能才四十幾塊錢?大房都有一百,我們沒有一百也有九十吧?肯定是算錯了。”
周二叔臉都黑了,他是一個會計,這么多年從未出錯,這些數(shù)都是經(jīng)過他反復(fù)計算的,怎么可能錯。
黑著臉,把工分本打開:“你好意思跟周老大比,你們分到的錢為什么比周老大少,你自已心里沒數(shù)嗎?”
“今年你賺了多少個工分?你前面假孕躲懶不干活,加上后面懷孕秋收暈倒后也請了假,更別說前面你們還沒分家的時侯,生怕自已干多了,虧了,時不時偷懶,每天就拿六個工分,你男人也是八個工分。”
“你再看看周老大的,前面修水壩就是連續(xù)三個月十五個工分一天,他媳婦每天十個工分,孩子打豬草也兩個工分。”
“就這樣你還想比得過周老大?”
大家都在聽著,還不斷的點頭,周家大房兩口子是勤勞的,誰都知道。
連帶著幾個孩子也不輸別人,一個個每天打豬草,撿柴火,摘蘑菇木耳野菜,一天天都看見她們在村里忙活。
周二嫂聲音還是尖銳道:“這也不可能差這么多啊?”
周二叔可沒工夫跟她扯:“你要是覺得算得不對,你自已在那邊算一遍再來領(lǐng)錢。”
后面的人開始不記了:“你要是不領(lǐng)錢別妨礙我們啊!”
這不,周二嫂分錢分了一肚子的氣,回到家就摔摔打打,想到那些嘲笑她的人,直接氣紅了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