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自登基以來,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以安黎庶興社稷。
然天有不測,朕忽染沉疴,暌違朝堂。
值此社稷重任在肩之時,為免政務壅滯,貽誤國事,特敕命:
太后德高望重,夙嫻禮法,慈惠仁明,著令總攝朝政,太傅王永年,御史中丞司徒清和,尚書令羅可進輔政,諸臣當恪盡職守,悉心襄贊。
凡軍國重務、民生大計,皆稟明太后,會同三位大臣詳議,擬定章程,候旨施行。一應奏章文書,由司禮監呈遞太后披閱,朱批裁定。
爾等諸臣須同心協力,恪守臣道,不得怠忽職守、擅專擅斷,務必使朝綱整肅,百業安和。待朕疾愈,再親理萬機。”
小影子念完圣旨后,跪在地上的大臣們紛紛抬頭,一時之間議論紛紛。
“陛下,昨日還好端端的,今日怎么會忽然病得這么厲害?”
王老太傅顫著聲音開口。
“太后娘娘,老臣實在是掛念陛下的身體,為何會忽然如此的病重,竟然到不理朝政的地步。”
太后聞言也是嘆了一口氣。
“哎,此事還是要怪哀家。”
“昨日哀家得知了顧瑾希就是哀家重孫的事情,頗為生氣,便說了陛下幾句。
沒想到陛下竟然就跪在了地上請罪,剛好就趕上下雨,陛下這一跪便也生了病,發了高熱,竟一病不起。”
“太醫說,陛下是因為接連失去雙親,又連日勞累,心力憔悴,這才一病不起,若是想要養好身體,必須要靜養。”
“所以,陛下跟哀家商議了,便先由哀家帶著太子和三位大臣一起處理朝政,讓陛下養好身體,等陛下的身體恢復后,定然會回歸朝堂的。”
太后說完,大臣們連忙跪下,不再質疑。
但是,下朝后,大臣們要么聚在一起,要么回到府中,開始揣摩此事。
畢竟,此事非同小可。
不過,大家都認為是太后跟沈鶴川的政見不合,想要把持朝政。
更有別有用心者,開始蠢蠢欲動。
而此時的沈鶴川卻已經出了天都,朝著大齊的方向去了。
此時的沈鶴川躺在馬車里,劇烈地咳嗽著。
外面的天機滿是擔憂。
“陛下,您現在還發著熱,要不要先休息一下?”
沈鶴川搖頭。
“不用,先趕路要緊。”
天機:“可是,我們現在根本就不知道顧姑娘在哪兒,又應該往哪兒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