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琰剛剛吃過飯,正在喂貍奴魚干。
魚干在泥爐上烘得香脆,貍奴咬起來“咯吱”作響,吃完一條就討好地舔著謝玉琰的手掌,想要再討一條。
屋子里的氣氛這般輕松,于媽媽有些不好意思開口。
“怎么?”謝玉琰道,“族中來人了?”
于媽媽應(yīng)聲:“是兩個(gè)嫡親族人,說是家中有急事,想要將之前送來的銀子拿回去。”
謝玉琰又拿起一條魚干,頭也沒抬:“那就將銀錢支給她,讓她在文書上簽好名字,說清楚,日后無論三房有什么買賣,她都不必來了。”
于媽媽道:“恐怕后面還有人,咱們要給出去多少?”
謝玉琰道:“人若是多了,就先記下名字。告訴他們,我們今日有客登門,凡事之后再說。”
于媽媽能想到,這話放出去之后,恐怕族中就會(huì)有人來三房興師問罪,阻攔大娘子與幾位商賈談成買賣。
兩個(gè)族人拿走了銀錢,還沒過一刻,就又有族人找上門。
于媽媽望著那族人:“可想好了?”
那族人沒有半點(diǎn)猶豫。
這邊銀錢還沒支完,立即又有幾個(gè)族人一同上門。
“我們也要將銀錢拿走。”
于媽媽皺起眉頭,還沒說話,就有人吵鬧起來:“之前不是說好的,我們隨時(shí)都能拿走銀錢?”
“該分的利錢我們可以不要,但本錢必須一文不少地退給我們。”
“對(duì),快點(diǎn)退。”
“以后三房再有買賣,我們都不來就是了。”
“你們大娘子呢?將大娘子叫出來與我們說話。”
于媽媽被人圍著,臉上卻沒有驚慌的神情:“大娘子說了,只要有人想退銀子,我們?nèi)慷紩?huì)奉還,但今日有要客登門,明日大家再來三房將銀錢取走……”
“為何要等到明日?”
一個(gè)蒼老的聲音響起,楊宗道被人攙扶著進(jìn)了門。
“既然之前有話在先,就不能食言,否則如何能執(zhí)掌中饋?”
族人立即搬了椅子過去,請(qǐng)楊宗道坐下。
“去吧,”楊宗道吩咐,“將你們大娘子請(qǐng)過來,我有話與她說。”
“三河村礦場(chǎng)出了事,大家都知曉了,她瞞也瞞不住,還是趁早與大家說清楚,族人們拿出的都是一輩子的積蓄,若是折在這里,讓他們?cè)趺催^活?”
楊宗道這么一說,屋子里的族人更加激動(dòng),外面那些探頭探腦查看情形的,見狀也紛紛靠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