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向謝玉琰行禮,臉上露出一抹笑容:“大娘子,我家的狀紙送去衙署,不日就能過堂了。”她是萬萬沒想到,這些冤情還能得到伸張。
李阿嬤等人也都上前。
“咱們永安坊在老父母那里算是出名了,這幾日,就有十張狀紙遞上去。”
“對,我還與劉訟師說,讓他干脆就住在永安坊算了。”
徐氏躬身向謝玉琰行禮,身邊的孩子也要跪下磕頭,被謝玉琰示意于媽媽攔下來。
“都是街坊鄰里,”謝玉琰道,“不用這般。”
李阿嬤笑著道:“有娘子這樣的人在永安坊,可是我們的福氣。”
眾人擁著謝玉琰向坊內(nèi)走,葉氏委實被嚇了一跳,謝玉琰現(xiàn)在好似不止在楊家,在整個永安坊都能說得上話了。
真不知道楊明經(jīng)和謝玉琰到底誰才是坊副使。
幾個人正說著,就看到有人挑著熱水進了坊,見到謝玉琰就笑道:“楊家大娘子,希望你家的熱水鋪子買賣越來越好。”
“對,”李阿嬤拍了下手,“田家老太婆,還要跟我一起去交定錢哩,我都忘記了……”
眾人又是一笑,紛紛也喊著去買熱水來用。
吵鬧聲吸引了路過的行人,一人騎在馬匹上,向永安坊里掃了一眼,然后就繼續(xù)驅(qū)馬前行:“謝家快到了?”
小廝稟告:“就在前面了。”
今日大名府街面上格外熱鬧,馬車來來往往,耽擱他們行路,不然名帖早就遞給了謝家門房。
眼見就要過年了,他卻從京城趕來大名府,馬背上的人想到這里就皺起眉頭,卻在這時腦子里有什么東西一閃而過,剛剛乜了一眼的情景再次浮現(xiàn)。
他好像看到了一個有些眼熟的身影,不過他只是一瞥,沒有將那人面容看清楚。他在腦子里,把熟知的人過了一遍,沒找到什么蛛絲馬跡,于是搖了搖頭,不再去思量。
“先去遞帖子,辦完事還要回京呢。”
……
茶樓上,賀檀聞著茶香,心中舒暢許多。
這些日子他被困在衙門,片刻不得歇息,今日坊市大開,他也算得了借口,出現(xiàn)享受片刻的清閑。
王鶴春則聽著桑典的稟告,說的都是楊家的幾處水鋪。
聽到有人開始交定錢了,賀檀抬起眼睛:“沒想到謝小娘子還真的會做買賣。”
“她不是會做買賣,”王鶴春放下手中的茶碗,眼睛微垂,“她只是會利用人心,懂得布局。”
賀檀略感意外,怎么王鶴春突然就很了解謝小娘子了?這其中有什么他不知曉的?不就在謝小娘子那里丟了一只貍奴嗎?
怪不得她開口就要大名府。
王鶴春道:“大名府的商賈,就要見到從未有過的場面了。”
話音剛落,樓下的街面上忽然傳來一聲驚呼。
桑典快步走過去,只見熱氣騰騰的水撒了一地,一個漢子倒在路邊,閑漢模樣的人大聲喊叫:“滾燙的水撞到人,是不是得賠銀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