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沒心,她只是個騙子。
……
于媽媽從城外的三河村趕回來,來不及喝口水,她就去謝玉琰面前復命。
“那里的石炭有不少,光是面上的就幾百斤不止,不過成色都不好,那村子的人就是幫著商賈采挖石炭的,石炭挖沒了,商賈走了,丟下那些石炭碎做工錢。”
“村子入冬后,村民們只好用石炭碎取暖,卻不知怎么的,有戶人家中毒死了,另一戶人家多虧救的及時,才算保下性命。”
于媽媽拿著銀錢去買石炭,那些村民眼睛都亮起來,問什么就說什么。
提及石炭有毒的時候,村民們臉色又變了,生怕于媽媽改了主意不肯再買石炭。
于媽媽說著頓了頓:“那些石炭碎,在他們心中根本賣不上多少銀錢,二娘子若是給二十貫,他們能將整個村子的地都刮一遍,得來的所有石炭碎都拿給大娘子。”
這不是于媽媽猜測的。
之前楊欽就買了一些石炭碎,那之后三河村的人一直盼著他們再去。如今她上門,村民們恐怕錯過這樁買賣,七嘴八舌地與她說話,出的價錢一個比一個低。
差事辦的順利,于媽媽很歡喜,只是她也有顧慮。
于媽媽道:“現在石炭碎不貴,就怕將來賣的好了,價錢就會水漲船高,萬一再有別人插手……”
說著于媽媽向外看了一眼,她過來的時候,三房這邊沒有什么人,也就是說,要跟著謝大娘子一同做買賣的人不多。
“咱們手中沒有足夠的銀錢和人手,一旦被人針對,只怕無法抗爭。”
謝玉琰道:“光靠我一人自然不行。”
于媽媽順著謝大娘子這話思量:“難不成賀巡檢那邊肯……”
“我們做買賣,怎能與衙署扯上關系?”謝玉琰道,“我們人手不夠,還要加上整個三河村。”
于媽媽面露驚詫:“三河村那些人,他們肯幫忙?”
她還擔憂,萬一將做藕炭的法子泄露出去,三河村就會自己動手做藕炭來賣,這可比賣石炭碎要賺錢。
謝玉琰淡然地道:“他們必須這樣做,否則……死路一條。”
三河村幫的不是她,而是他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