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有法度,”謝玉琰道,“礦坑出事責問礦主,而且礦坑坍塌,一切都要重新再來,你不怕丟命,我怕賠錢。”
“既然為我做事,我說如何就如何,能不能賺銀錢,賺多少,用不著你們思量。”
孟九看到謝玉琰冷峻的目光,整個人一縮,只得老老實實躬身:“都按娘子的吩咐做。”大娘子似是生氣了,他不敢再有二話。
謝玉琰道:“只要不故意偷懶,礦坑無論挖多久,我都照給工錢。”
“反之,若是誰沒有支撐好木料,見滲水不報,不按規(guī)矩做事,不但不給工錢,屢教不改者永遠別想再來我這里做工。”
孟九應聲。
謝玉琰看向屋子里的雇工。
“我給的工錢多,規(guī)矩也多,若是覺得做不到,趁早離開,免得立了文書又要后悔。”
幾句話就將屋中所有人震懾住。
礦坑塌陷的事有許多,但礦坑大多在荒郊野嶺,加上礦主有意遮掩,坊間百姓并不清楚,到底如何駭人。
直到朝廷石炭場出事,那些情形才出現在奏報上。
所以,她不允許有任何人在其中耍什么小心思,只要他們規(guī)規(guī)矩矩做事,最好不要有半點差錯。
說完這話,謝玉琰接著道:“還需要些工匠,等到春耕之后,愿意來楊家的,現在與我們立文書,提前給三個月工錢。”
幾個賬房擺弄著手中的籌算,最年長那個不禁搖了搖頭,藕炭賣的是不錯,但價錢太低了些。
春耕過后,天就開始暖和了,用藕炭的人也就越來越少。大娘子將銀錢都放在礦坑中,一時半刻不能拿出來,萬一有個用處,可就完了。
不能賺銀錢,沒法支撐楊氏商隊,整個楊氏很快就會被拖垮。
等到人都退出去,老賬房忍不住開口勸說:“大娘子,應該多留些銀錢在手中,正旦的時候,祭祖、宴席都需要公中出銀錢。”
說到這里,他頓了頓:“為族中算賬這么久了,見到的也多,別看現在族人都送銀錢來,等到月余就會與大娘子要利錢,大娘子若是拿不出,他們心生疑慮,非要將自己那份兒銀錢拿回去,大娘子要怎么辦?”
“大娘子收下銀錢的時候,只說沒到日子要回銀錢的人,日后都不能跟著您做買賣,卻沒說不給退還。”
“一個兩個族人大娘子還能勉強應對,人多了只怕賀巡檢來了也無濟于事。”
“您手里一旦沒有了銀錢,那些安排也無以為繼,只有賠錢的份兒。”
當時老賬房就覺得不妥,但因為有族中太爺們在,他也不好說話。
方才聽大娘子安排各種事宜,看出來她面冷心善,才來勸說,著實不想三房再重蹈覆轍。
那時三房還有田地和屋子能賠給族中,現在……大娘子要怎么辦?將自己的水鋪子給出去?
老賬房說出這些,謝玉琰還未回應,旁邊的張氏已然開始不自覺地顫抖,腦海中一幕幕正是從前三房發(fā)生的那些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