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西野成立攜禮赴會寧
第69章西野成立攜禮赴會寧
時間進入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九月,隴東高原天高云淡,秋意漸濃。慶陽根據地經過數月經營,已在程翠林為首的工作團和獨立旅的共同努力下,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穩固與生機。田野里莊稼豐收在望,村鎮中蘇維埃政權運轉有序,赤衛隊、少先隊操練的口號聲此起彼伏。獨立旅的整訓也已初見成效,各部隊士氣高昂,技戰術水平顯著提升,尤其炮營新增的重炮連(由繳獲胡宗南部75mm山炮混編而成)更是威勢赫赫。
這一日,一份來自中央軍委的電報送達慶陽獨立旅旅部。
王林、王光道、程翠林三人閱罷電文,相視片刻,眼中皆流露出復雜而堅定的神色。
“中央決定,以紅一、十五軍團等部組成西方野戰軍,執行寧夏戰役計劃,彭老總掛帥。”王林緩緩開口,打破了沉默,“我部原屬五軍團建制,為彰顯三大主力紅軍團結一致,特別是加強與正在北上的二、四方面軍兄弟部隊的情誼,命令我獨立旅即刻將慶陽、環縣防務移交西方野戰軍接防部隊,全旅開赴會寧地區,與即將抵達的二、四方面軍會師,并……回歸紅五軍團序列,增強五軍團的實力。”
窯洞內一時安靜下來。回歸老建制,與分別已久的五軍團戰友重逢,自然是喜事。但離開這片傾注了心血、剛剛建設成型的根據地,前往未知且必然伴隨著艱巨戰斗任務的西北方向,又令人心生感慨與不舍。
程翠林拍了拍王光道的肩膀,沉穩地道:“這是中央從全局出發的戰略決策。會師的意義重大,關乎全黨全軍的團結和下一步的戰略行動。我們在這里打下了好基礎,留下了種子,西方野戰軍的同志會接好這個班。你們回歸五軍,帶去強大的力量和寶貴的物資,就是對革命更大的貢獻。”
王林點了點頭,目光銳利而清醒:“政委說得對。會師,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聚在一起,更要實質性地增強兄弟部隊的戰斗力。我剛剛通過內中央了解到,長途征戰而來的二、四方面軍,尤其是我們的五軍團,裝備損耗極大,極度缺乏槍支彈藥。”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向會寧方向:“此時我五軍團其他部,雖有三千將士,但槍不過千,彈藥奇缺,火力羸弱。這樣的部隊,如何能執行接下來的艱苦任務?”
王光道和程翠林神色凝重地點頭,他們完全理解王林的擔憂。
“所以,”王林斬釘截鐵地說道,“我們這次去會師,不能空著手去!要把我們繳獲的、富余的裝備帶上,作為送給兄弟部隊,特別是送給咱五軍團的‘見面禮’!”
他立刻叫來鐘光邦,吩咐道:“老鐘,立刻清點庫存!上次三道崾峴和野狐嶺繳獲胡宗南第一師的漢陽造、中正式步槍,挑選出狀態最好的五千支!每支槍配足一百發子彈!手榴彈搬上一萬顆!輕重機槍挑出一百挺,配套彈藥裝滿二十輛大車!”
鐘光邦一邊飛快記錄,一邊問道:“旅長,那咱們自己的裝備……”
“我們自己的主力裝備一律不動!”王林明確指示,“炮營的新舊火炮一門不動,炮彈一粒不少。我們未來作戰的重火力支柱,必須保持完整。步兵的自動火器和迫擊炮也全部保留。這些送出去的,主要是我們用不上、庫存富余的繳獲品。”
他頓了頓,特別強調:“但是,給五軍團老部隊的,要單獨分出來,優中選優!按一個加強團兩千五百人的標準配!最好的步槍一千五百支,子彈二十萬發,輕機槍三十挺,重機槍十二挺,迫擊炮……嗯,從繳獲馬鴻賓的那些里撥出六門82迫擊炮,炮彈配足!讓咱們的老戰友,一拿到手就能恢復強大的戰斗力!”
“還有馬匹!”王林補充道,“繳獲馬鴻賓部的戰馬、馱馬,除了咱們自用的,再選出八百匹健壯的!上交軍團,對于即將可能遠距離機動的部隊來說,太重要了!”
程光邦聽得心潮澎湃,大聲應道:“是!旅長!我馬上就去辦!保證把這份‘厚禮’備得足足的!”
王光道感慨道:“老林,你想得太周到了!這份禮,送到五軍團首長手里,送到二、四方面軍兄弟手里,比什么都實在!這是雪中送炭啊!”
程翠林也欣慰地點頭:“這才是真正的階級情誼,革命友誼。”
命令下達,整個獨立旅和根據地后勤系統立刻高速運轉起來。一箱箱嶄新的步槍被擦得油光锃亮,黃澄澄的子彈被分裝進木箱,沉重的機槍和迫擊炮被小心翼翼地裝上馱馬和大車,成群的戰馬被集中起來釘掌、備鞍。
數日后,西方野戰軍先頭部隊一個師抵達慶陽接防。王林、王光道、程翠林與對方首長順利完成防務交接。望著即將離開的城池和歡送的群眾,許多獨立旅官兵都紅了眼眶,但他們知道,有更重要的使命在召喚。
翌日清晨,獨立旅近八千將士,加上龐大的輜重隊和馱馬隊,浩浩蕩蕩地離開了慶陽,向著西北方向的會寧開進。隊伍綿延數里,旌旗招展,槍炮如林,尤其是那龐大的馱運著“禮物”的輜重隊,格外引人注目。
第69章西野成立攜禮赴會寧
經過數日行軍,遠遠地,已經能夠望見會寧古城的輪廓。城外曠野上,已然扎下了無數營帳,各式各樣的軍旗迎風飄揚,人喊馬嘶,聲震四野。那是先期抵達的紅二、四方面軍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