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不同部隊的作風、習慣不同,難免有摩擦。有些軍官架子放不下,有些兵痞惡習難改。但獨立旅的老紅軍骨干們,此刻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他們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公平待人,用長征路上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寶貴經驗,耐心細致地做工作。
王林更是將他那神秘的系統能力(【活點地圖PrOMaX】)發揮到了極致。他精準辨識每個人內心的忠奸(敵我頑顯示不同),讓他總能提前察覺到哪些混編單位可能出問題,哪些兵需要特別關注。他會適時地出現在那些隊伍里,有時只是拍拍士兵的肩膀,問一句“哪里人?跟著我們,一定能活下去,將來一起打回去!”,有時則需嚴厲處置個別煽動鬧事、搶劫百姓的兵痞,以儆效尤。
他的存在,他那冷靜如磐石的目光,以及早已傳開的“虎旅旅長”的威名(尤其是敵后擊斃日軍中將的傳奇已被悄悄流傳),無形中震懾著隊伍,也凝聚著人心。
一路上,他們也確實如王林所說,不斷“接收”著潰退友軍遺棄的輜重。得益于林火旺出色的后勤組織能力,獨立旅在各防守點和撤退沿途搜集到大量被遺棄的糧食、被服和各類物資,使得部隊在基本生活保障上并不匱乏。有時是幾輛陷在泥坑里被拋棄的卡車,上面裝著整車的糧食或被服;有時是某個倉促撤離的補給點留下的大量物資;甚至有時,還能發現一些完好無損的輕重機槍、迫擊炮——盡管配套的彈藥往往所剩無幾。林火旺帶領的后勤人員眼睛發亮地將一切有用的物資收集起來,精心分配,確保這支不斷壯大的隊伍能夠維持基本溫飽。
然而,彈藥始終是最大的問題。戰斗消耗極大,而沿途搜集的彈藥遠遠跟不上需求。人均彈藥儲備一再降低,常常是一場小規模阻擊戰就會耗盡許多士兵隨身攜帶的子彈。王林下令,軍官的彈藥配給必須低于士兵,他自己也常常將分到的子彈讓給一線戰斗人員。偶爾遇到尚未被洗劫一空的軍火庫遺跡,他們才能勉強補充一些,但這對于一支一萬多人的隊伍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撤退的路漫長而痛苦。日軍的飛機像跗骨之蛆,不時俯沖下來掃射投彈,每一次都會造成新的傷亡和混亂。獨立旅的防空火力薄弱,只能依靠疏散隱蔽和步槍、機槍對空射擊進行有限的反擊。地面日軍的先頭部隊也時常追上來咬一口。每當此時,王林總是果斷下令,以老部隊為骨干,配屬部分收容兵,組成阻擊分隊,依托地形節節抵抗,掩護主力脫離。這些戰斗規模不大,但卻異常殘酷,許多剛剛被收容的士兵,就在這樣的阻擊戰中,為了掩護“新戰友”而血灑疆場,他們的犧牲,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隊伍的融合。
就這樣,一路走,一路收,一路打,一路整合。
從蘇州到無錫,從無錫到常州,再到丹陽、句容……
一個月的潰退讓這支隊伍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當時間進入十一月底,潰退的大潮逐漸逼近南京外圍的牛首山地區時,這支原本不足五千人的獨立旅,竟然奇跡般地收攏、整合成一支高達一萬六千人的龐大隊伍!
這其中,原獨立旅的老骨干已不足六千(一路上有傷愈歸隊的老兵),一萬余人,全是沿途收容的各路散兵。他們被混編成了六個步兵團(每團約二千人,陳阿海、李云龍、周志明、黃木生、丁偉、孔杰分別擔任六個步兵團團長)、一個勉強湊出些馬匹和車輛的騎兵偵察營(500人)、一個由各部隊炮兵湊起來、卻嚴重缺乏炮彈的炮團(500人)、以及一個無比龐大、負擔沉重的近2000人的后勤輜重團單位、以及還在擔架上面躺著的近1000人的傷兵(其他傷兵陸續傷愈歸隊)。
隊伍臃腫,裝備混雜,極度疲憊。
但令人驚訝的是,這支隊伍沒有散掉。它保持著基本的建制和行軍秩序,甚至保有相當的士氣。雖然士兵們面黃肌瘦,軍裝破爛,但眼神中已不再是純粹的恐慌和茫然,多了幾分歸屬感和跟著“獨立旅”或許能活下去、甚至將來還能再戰的微弱希望。
這一切,得益于王林及其骨干團隊超強的組織能力、堅定的抗戰意志,以及那無形中籠罩全軍、源自系統的微妙3倍士氣bUff——它或許不能點石成金,卻能在最關鍵的時刻,穩住即將崩潰的人心,彌合細微的裂痕。
站在牛首山的一處高地上,王林望著山下蜿蜒行進、浩浩蕩蕩卻又顯得頗為狼狽的隊伍,心情復雜。雨絲打濕了他的軍帽和肩膀,左臂的傷口在陰冷天氣下隱隱作痛。
王光道和鐘光邦站在他身邊,同樣面色凝重。
“旅長,一萬六千人啊……”鐘光邦嘆了口氣,“糧食被服還算充足,友軍跑的時候都是帶走了彈藥,吃的倒是留下來便宜了后隊的我們,但彈藥庫存已經見底。藥品也所剩無幾。傷員……也還有近千還沒有傷愈。”
王光道接口道:“而且,我們和第十五集團軍司令部的聯系時斷時續。最新的命令是讓我們在牛首山一帶就地布防,阻滯日軍,掩護……掩護南京方向布防。”他說到最后,語氣有些艱澀。誰都知道,南京危矣。所謂的布防,又能支撐多久?
王林沉默地望著遠方,南京城的方向隱沒在鉛灰色的雨幕之后。他知道,更殘酷的考驗還在后面。這一萬六千人,是他在潰敗中艱難保存下來的力量,是一堆看似散亂的干柴。接下來,是能在烈火中淬煉成鋼,還是被接下來的風暴徹底吹散,就看他如何把握了。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氣,轉身對兩位老戰友說道:“彈藥是當務之急。咱們在南京有辦事處,立即向總部發報,詳細報告我旅目前情況和彈藥短缺的困境,請求南京辦事處緊急調撥彈藥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