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旅的獨特性質與能力】:
精銳善於機動與滲透:獨立旅骨干源自紅軍,極其擅長長途奔襲、夜間滲透、近戰突擊,是執行此類高風險、高收益敵后破襲任務的理想部隊。
戰術思想超前:宿主帶來的“三三制”班組戰術、步兵與炮兵協同理念(游擊炮)、以及強調主動性靈活性的作戰思想,使部隊具備完成這種復雜多階段戰術任務的能力。
士氣高昂,執行力強:在系統提供的隱性士氣加成下,以及宿主本人的威望,部隊執行力極高,敢于也愿意執行這種看似瘋狂但可能扭轉戰局的計劃。
【巨大風險與致命挑戰同樣不容忽視:】
第102章死地后擊謀敵炮轟寇(一)
敵我兵力懸殊帶來的硬仗風險:
即使成功繞后,獨立旅(約1。6萬人)要攻擊的目標——第6師團的后衛部隊(可能包括輜重聯隊、炮兵聯隊部分護衛兵力、以及其他后勤單位),其總兵力也可能達到數千人,且裝備不弱。一旦戰斗打響,未能迅速解決戰斗,周邊的日軍作戰部隊(步兵大隊、中隊)會迅速向交火區域合圍。這將不再是單純的偷襲,而是瞬間演變成在敵軍主力環繞的腹地的一場硬碰硬的突圍戰阻擊戰。
時間窗口極短,容錯率極低:
這是整個行動最致命的關鍵點。獨立旅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復雜動作:快速擊潰或消滅守衛部隊、有效控制炮兵陣地(需制服或清除敵方炮手)、并讓我方人員(可能需要借助俘虜或我方懂炮人員)迅速調轉炮口,測算射擊諸元,對正在進攻的第6師團前鋒部隊實施準確有效的炮火覆蓋。
一旦任何一個環節耗時過長,導致日軍主力反應過來并完成包圍,獨立旅將陷入四面楚歌、后勤斷絕的絕對險境。
技術性難題:
操作日械火炮:繳獲的日軍火炮,尤其是150mm重型榴彈炮,操作復雜,需要專業訓練。獨立旅自身的炮兵可能從未接觸過此類重炮,能否快速上手存疑。可能需要威逼利誘被俘的日軍炮手進行操作,但這又帶來控制力和可靠性的問題。
彈藥識別與匹配:需要快速在混亂的彈藥堆中識別出不同口徑、不同型號的炮彈,并將其準確匹配到對應的火炮上,這是一個繁瑣且極易出錯的過程,在戰時環境下尤為困難。
撤退路線極易被切斷:
一旦深入敵后并發起攻擊,原來潛入時依賴的“綠色通道”很可能已被聞訊趕來的日軍部隊迅速封鎖。獨立旅在完成任務后,將如何安全撤回?這需要宿主充分利用地圖能力,提前規劃好多條備用撤退路線,并做好沿途血戰突圍的準備。
。。。。。。
王林接著問:按照軍事常識分析一下日軍第6師團的炮兵行軍主要會分幾塊,或者說如果等待其在進攻牛首山時會布置炮兵陣地,那么會安排幾個炮兵陣地。按照此時日軍的慣用思路分析一下它的布置,方便我軍考慮分幾個戰斗組拿下這幾個陣地,同時我想的是拿下后憑借日軍炮彈的足量優勢再加上獨立旅本身兵力超出一個師的標準,6個團能否依托地形和炮火支援建立阻擊陣地,配合友軍反打第6師團。
系統根據宿主提供的情報分析:日軍炮兵戰術強調集中使用、梯次配置、縱深部署,以確?;鹆Φ某掷m性、壓制性和生存能力。
編制與構成:通過宿主情報得知第6師團火力核心是:
1、野炮兵第6聯隊(按照日軍現階段編制常識分析約36門75mm野炮山炮,12門120mm榴彈炮)。
2、加強炮兵:師團通常會得到獨立重炮部隊的加強,極大可能是野戰重炮兵第14聯隊第1大隊(12門150mm重型榴彈炮)。這是最具威脅的目標。
陣地配置(理想情況下會分三塊):
【第一是前沿支援陣地(前進觀測直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