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醫療物資類:
我們完整接管了日軍設在城東的野戰醫院,包括:
手術臺6張,全套外科手術器械3套;
顯微鏡2臺,血型檢測設備1套;
藥品倉庫庫存:磺胺類藥物2000余盒、嗎啡注射液500支、止血繃帶8000卷、消毒酒精500升、各類維生素注射液3000支;
擔架200副,野戰病床300張;
王光道推了推眼鏡,語氣凝重:“這些藥品和設備……能救回我們多少傷員啊。”
鐘光邦補充道:“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了完整的戰地醫療能力。”
王林點頭,目光轉向一旁的政治部主任:“戰俘情況呢?”
政工干部立即匯報:
“我們在城內三處監獄和勞工營中,共解救出3217名戰俘。初步甄別,其中:
原中央軍官兵約1800人;
川軍、桂軍等地方部隊約900人;
地方保安團、壯丁隊等約500人;
我新四軍游擊隊28人;
另有少數平民被誤抓。”
“身體狀況普遍較差,但情緒激動,多數人表示愿意加入我軍打鬼子。各旅政工人員已分組開展談話工作,發放食物和衣物,初步反應良好。”
王林沉吟片刻,下令:
“一、所有戰俘一律以‘弟兄’相稱,不得歧視;
二、優先救治傷病員,吃飽穿暖;
三、開展‘為什么打鬼子’‘為誰打仗’的政治教育,但尊重個人選擇,去留自愿;
四、愿意留下的,打散編入各旅新兵營,由老兵帶訓;
五、不愿留下的,發放路費、干糧,指明出路。
六、新四軍的同志們應該是這周邊游擊隊的,做好政治審查,然后發放武器彈藥和糧食,他們會自己找部隊的,如果愿意留在我們139師,政委就給新四軍軍部去個情況說明電報”
他頓了頓,看向眾人:
“這三千多人,若是能留下大半,就是一支生力軍。他們受過軍事訓練,見過鬼子兇殘,一旦覺醒,戰斗力不會差。”
林火旺感慨道:“加上這批物資和兵員,我們139師就能恢復些損失,現在各旅都把我后勤部門的后勤保障團的兵都抽到戰斗部隊去了。”
王林卻沒有絲毫放松,目光再次落在地圖上:
“通知各旅旅長、直屬隊主官,立刻到師部開會!十分鐘內必須到!”王林對身邊的通訊員命令道,語氣急促而不容置疑。
很快,陳阿海、孔杰、李云龍、周志明以及劉根勝、沙馬爾格、林火旺等人紛紛趕到,人人身上都帶著戰火的痕跡,但眼神同樣銳利而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