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孤忠逆耳暗流護生
第100章孤忠逆耳暗流護生
牛首山陣地,陰冷的雨絲連綿不絕,將臨時挖掘的工事變成一片泥濘。獨立旅龐大的隊伍正在抓緊時間鞏固防線,分發剛剛從南京運抵的寶貴彈藥。士兵們臉上終于有了一絲光亮,小心翼翼地清點著黃澄澄的子彈和沉甸甸的手榴彈,仿佛捧著救命的稻谷。
旅指揮部內,氣氛卻并未因彈藥的到來而輕松多少。王林、王光道、鐘光邦三人圍在地圖前,眉頭緊鎖。地圖上,代表日軍的藍色箭頭已從東、南兩個方向逼近南京,鋒芒直指雨花臺、光華門等要隘。南京城,已如同暴風雨中飄搖的孤舟。
王林的手指重重地點在南京城的位置,聲音沉郁得如同外面的天氣:“彈藥到了,我們能多撐幾天。但南京……守不住的。上海潰敗得太快,外圍防線支離破碎,城內指揮……唉。”他沒有再說下去,但王光道和鐘光邦都明白他的未盡之語。唐生智的“誓與南京共存亡”口號喊得震天響,但真正的備戰和組織,尤其是對數十萬平民的安置,卻顯得混亂而無力。
“老林,你的意思是?”王光道推了推眼鏡,他知道王林絕非怯戰,必有深慮。
王林心里知道南京慘劇除了日本殘暴的主要原因外還有內部障礙問題
國民政府“誓死保衛首都”的政治姿態:這是最根本的障礙。蔣介石和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為了國際觀瞻和國內士氣,始終堅持“與南京共存亡”的公開表態。任何官方組織的、大規模的提前撤離,都會被視作動搖軍心、未戰先怯,是政治上的絕對禁忌。唐生智甚至下令收繳江北船只,實行“背水一戰”,這從物理和心理上都斷絕了后路。
信息閉塞與認知局限:1937年的中國,絕大多數普通民眾獲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口耳相傳、報紙)。政府對前線戰局的慘烈程度和日軍的殘暴性是進行封鎖和美化的。
許多市民抱有僥幸心理,認為:“首都重地,國軍必會死守,能守住?!?/p>
“日本人也是人,占了城市總要治理,不至于屠殺平民?!?/p>
“國際上有《日內瓦公約》,有安全區,躲過去就好了?!?/p>
他們無法想象現代戰爭的毀滅性和日軍有組織、有計劃的種族滅絕暴行。故土難離與財產束縛:對于大多數市民,家業、田地、店鋪都在南京。輕易拋棄一切踏上生死未卜的逃難之路,需要極大的決心和推力。很多人會選擇觀望,直到戰火真正燒到眼前,但那時往往為時已晚。缺乏組織與交通工具:即使想走,數十萬人的撤離需要極其強大的組織能力和交通工具(火車、輪船)。在政府不組織的情況下,依靠個人力量,只有極少數富人能弄到車船票,絕大多數平民無力遠逃。
王林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痛楚與決絕:“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南京變成……修羅場。軍隊打仗,天經地義,但老百姓何辜?上海撤退的亂象,絕不能在南京重演,尤其是……”他頓了頓,聲音更低,“尤其是日本人,絕非善類。指望他們遵守國際公約,無異于與虎謀皮?!?/p>
他抬起頭,目光掃過兩位最親密的戰友:“我們必須做點什么,哪怕只能多救一個人!我打算從兩個方向入手?!?/p>
“第一,明路?!蓖趿终Z速加快,“立刻以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旅的名義,同時向南京衛戍司令部、軍事委員會國防部、延安總部以及我第十八集團軍總部發報!”
他條理清晰地闡述電文內容:
“電文主旨:懇請最高當局速下決心,有計劃組織南京市民緊急疏散撤離。
理由有三:其一,大量平民滯留城內,嚴重妨礙部隊調動、戰術展開及物資運輸,一旦城破,巷戰將因平民混雜而束手束腳;其二,戰火無情,提前疏散可最大限度減少軍民無謂傷亡,保全我元氣;其三,軍隊無后顧之憂,方能心無旁騖,與敵決死一戰,士氣反能更加旺盛!此非怯戰,實為保護國力、利戰利民之舉!”
王光道和鐘光邦聞言,神色凝重。他們深知此舉的風險。鐘光邦遲疑道:“旅長,這……這等于直接批評衛戍司令部的決策,唐生智那人剛愎自用,蔣介石也……他們絕不會聽的,反而會認為我等動搖軍心,恐招來禍患?!?/p>
“我知道。”王林語氣平靜卻堅定,“罵名我來背。但話必須說出去!哪怕有一絲可能讓上頭改變主意,就值了!就算他們不聽,這封電文存在過,將來清算起來,也有人知道我們努力過!延安和總部那邊,一定會支持我們的意見,并會向國民黨轉達,這樣能增加一點分量?!?/p>
王光道沉吟片刻,重重點頭:“我同意。這是大義所在,個人得失不足論。電文我來草擬,力求有理有據?!?/p>
“好!”王林點頭,隨即壓低了聲音,目光銳利地看向二人,“第二,暗路。這一條,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政委,參謀長,此事除我們三人,絕不可對第四人言,即便對各團長,也暫不能透露?!?/p>
他看向一直沉默卻眼神堅定的張紅土(他一直在指揮部旁聽):“紅土,這件事,需要你和特戰營還能動的、最機靈、最可靠的兄弟去辦。”
張紅土立刻挺直腰板:“旅長放心!特戰營就算只剩一個人,也能完成任務!”
王林招手讓他靠近,聲音幾乎低不可聞:“我要你立刻挑選一批絕對信得過的弟兄,兩人一組,分批混入南京城。你們不需要帶武器,目標是散播‘謠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