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他綜合了所有人的意見,用紅鉛筆在地圖上畫出了一個極其宏大的連環包圍圈,然后進行了總結性部署:
“好!根據大家的意見,我們的基本作戰構想就此確立!”王林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一種即將破釜沉舟的決絕:
“第一階段:示形于元城。由林火旺同志統一指揮輜重營全部及一千赤衛隊,精心設計,大張旗鼓,務必引動敵軍主力來攻。
第二階段:阻步殲騎。以沙馬爾格騎兵連、張紅土偵察連一部,配屬少量步兵,負責襲擾、遲滯西路馬玉麟步兵集團的進軍速度,為主力殲騎爭取寶貴時間。主力——即二營(黃木生)、三營(周志明)、四營(李云龍),配屬劉根勝炮兵連全部,秘密預先設伏于選定區域。集中全部火力,發揮最大突然性,務求在最短時間內,徹底殲滅冶成章騎兵旅主力!此戰關鍵,在于隱蔽、突然、猛烈!
第三階段:西進圍殲。東線騎兵殲滅戰基本結束后,主力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克服疲勞,以最強意志進行急行軍,全力西進!匯合前期遲滯部隊,對西路的馬玉麟步兵集團實施堅決的反包圍,力爭全殲,最次也要予以殲滅性打擊!”
“而北線,”他看向一營長陳阿海,目光嚴峻,“阿海,你的任務同樣艱巨。你的一營要像釘子一樣釘在北面,廣泛開展游擊活動,虛張聲勢,堅決遏制寧夏馬鴻逵部任何可能的南下企圖,保障我主力側后的絕對安全!”
王林放下鉛筆,目光如電,掃過每一位戰意昂揚的指揮員:“這,目前還只是一個基于當前情報和地形提出的戰役構想。但它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接下來,各部隊要立即依據此構想,展開針對性極強的偵察、訓練和細化預案。偵察連要拿出最詳細的地形和敵情報告;炮兵要完成精密測算;各營要研究伏擊戰術和步、炮、騎協同;火旺你要詳細規劃佯動和撤離路線。我們要把每一種可能發生的意外都考慮到,并準備好應對方案。我們要讓這個‘紙上談兵’,經過充分的準備,變成將來戰場上敵人無法逃脫的天羅地網!”
“同志們!”王林的聲音陡然提高,“這一仗,如果打成,將一舉奠定我吳起根據地的穩固基礎,徹底打掉馬鴻賓的囂張氣焰,為黨中央和主力紅軍減輕側翼壓力,意義極其重大!有沒有信心,把這個構想變為輝煌的現實?”
“有!保證完成任務!”所有指揮員齊聲低吼,激昂的聲音幾乎要掀翻窯頂。每個人的眼中都燃燒著渴望勝利的火焰。
會議結束,各位指揮員懷揣著明確的假想目標和沉甸甸的責任,匆匆離去,融入陜北的夜色中。他們要將地圖上的箭頭和決心,轉化為緊鑼密鼓的戰前準備。
一份由王林、王光道聯合簽署的、極其詳盡的《關于誘殲隴東馬鴻賓部主力之作戰構想及預案》的急電,擺在了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中央)的作戰會議上。
窯洞內煙霧繚繞,氣氛莊重。老總等領導人傳閱著電文,地圖上被參謀人員根據電文內容標注出了相應的態勢。
良久,首長說道:“這個王林,膽子很大嘛。胃口也不小。想吃掉馬鴻賓一個騎兵旅再加一個步兵旅,這可是一個大仗、惡仗。”
仔細看著預案中關于“示形”、“誘敵”、“打騎”、“圍步”的各個環節,沉吟道:“計劃很大膽,但也相當周密。充分利用了敵人的心理和地形條件。如果成功,隴東局勢將為之一新。但風險也同樣存在,關鍵在于部隊的執行力和戰場應變。獨立團經過半年休整擴充,戰斗力確有極大提升,但此役要求極高,容錯率很低。”
指著地圖上的伏擊區:“地形選得是好的。關鍵是保密和突然性。一旦泄露,滿盤皆輸。部隊的隱蔽機動和戰前準備,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老總性格直率,說道:“我看這個計劃可行!王林這小子,是從槍林彈雨里鉆出來的,他敢提這個方案,心里應該是有幾分把握的。部隊嗷嗷叫,需要一場大勝來進一步凝聚士氣,鞏固根據地。我同意批準這個作戰構想,讓獨立團放手去干!我們這邊,通知周邊友鄰部隊,做好策應準備,以防萬一。”
經過一番深入的討論和權衡,最終達成了共識。
很快,一份來自西北軍委的回電,送到了吳起鎮獨立團團部。
王林和王光道神情嚴肅地站在電臺旁,譯電員緊張地工作著。當電文最終被完整譯出時,兩人幾乎同時松了一口氣,隨即臉上涌現出激動和更加堅定的神情。
電文內容簡潔而有力:
“王林、王光道:電悉。爾部所呈作戰構想,經研究,基本可行。原則批準。望你部周密部署,充分準備,堅決果斷,捕捉戰機。務求必勝,一舉奠定隴東局面。此役關系重大,望慎之又慎,行之以果。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
王林緊緊攥著電文,看向王光道:“政委,中央批準了!現在,壓力和責任全都到我們肩上了!”
王光道重重點頭:“是啊,接下來,就是要把紙上的計劃,一絲不茍地變成戰場上的勝利!我們這就去分頭落實,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出錯!”